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1日电(记者于长洪、张云龙)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这两年“诗意盎然”:在自治区103个旗县市区中,首获“中国诗歌之乡”称号,多部作品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蒙古文学“朵日纳”奖等荣誉,本土“牧民诗人”崭露头角成为惹人注目的“文化名片”。
阿拉善右旗与河西走廊接壤,地处古“丝绸之路”通道,境内拥有大漠、戈壁、湖泊、峡谷等雄奇的自然景观和寺庙、岩画、驼群等丰富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全旗在实现脱贫攻坚摘帽的同时,着力推进诗歌文化发展。
大力支持诗歌文学创作。举办“诗意曼德拉”采风活动,邀请全国各地著名诗人,创作了400多首高质量的诗作,以此出版全国首部岩画配诗诗集。通过民族文化发展资金、项目支持本土诗人出版诗集,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数十家刊物发表诗歌作品千余首(篇),出版《马踪岩》等诗集60余部。
借助“中国诗歌之乡”建设,提升诗歌文化影响。2018年3月荣获称号以来,全旗创作热情高涨,各类文化会演中诗歌节目占到70%。诗歌在城镇社区、农村牧区蓬勃发展,挖掘出诗歌与阿拉善长调民歌、民间艺术江格尔弹唱一体化演绎形式,翻译汇编了《阿右旗籍本土诗人蒙汉双语诗一人一诗集》。大力组织诗歌进校园,蒙古族小学“献给母亲的诗”“诗的故事”等诗歌活动由蒙古族诗人自发资助,一年一届传递举办。
着力培养牧民诗人。旗作协中蒙古族作家、诗人占比超70%,赞德来等一批蒙汉诗人活跃在机关、学校、牧区各个领域。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诗人孟柯吉日格勒发起“奶祭杯”全国牧民文学那达慕,已连续举办12届。阿拉腾朝格苏木青年牧民诗人阿拉腾楚鲁等人发起“成吉思汗金盘”蒙古语诗歌大赛,已连续进行6届。
50岁的孟柯吉日格勒原是当地牧民,饲养骆驼为生,只有初中文化,却已坚持创作32年,20余篇作品获国家、自治区奖项。“诗歌带给我最大的欢乐,是把我的心语传到了人间每个角落,把我的心灵带向远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