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克什克腾旗,水草丰茂,鲜花遍野。虽受疫情影响,但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我在大蚂蚁旅游公司打工做接待,一个月工资3000多。”乌兰布统苏木元宝山嘎查贫困户51岁的女牧民李桂枝高兴地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克什克腾旗委政府把“旅游富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采取安置贫困户到景区就业、乡村旅游产业引领、旅游资产收益分红等扶贫措施,将贫困户全部融入旅游产业链条,投入旅游扶贫资金1.2亿元,投身旅游业贫困户29231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6200余名贫困人口越线脱贫。
“每年旅游季一到,全嘎查32户贫困户,有12户到旅游点给游客牵马,每个月净赚6000元左右。”达来诺日镇达里嘎查党支部书记巴达拉介绍说。
克旗鼓励贫困户参与餐饮、住宿、跑马场等旅游服务,动员景区、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吸纳贫困户从事服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鼓励旅游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嘎查村、贫困户,采取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技能培训等帮扶方式,建立“旅游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将5个有条件的贫困嘎查村列入旅行社线路,形成“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旅游扶贫格局。2016年以来,全旗各景区等累计为609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立足富集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旅游扶贫重点村、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构建“脱贫攻坚打基础、夯实基础抓旅游、发展旅游促脱贫”新模式,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
福盛号、天合、布敦山、达根诺日4个嘎查村被国家旅游局、发改委等七部委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元宝山、小红山子、四义号、福盛号、关东车5个嘎查村被列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2017年以来,全旗打造优质农牧林家乐40家,从事旅游服务贫困户900余人,间接带动贫困户720人就业,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与此同步,鼓励旅游重点地区,开展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全旗5个旅游产业合作社,通过华子鱼洄游、草原文化旅游、冬季旅游等旅游活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482名贫困户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我们夫妇俩把政府扶持给每人的7000元扶贫款,入股到旗文化旅游公司,每年分红1680元。”新开地乡双山子村庞营子组贫困户54岁的杨占兴说。
克旗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紧紧围绕“旅游带扶贫、扶贫促旅游”的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社会联动性高、带动系数大、产业链条长的优势,实施“旅游产业+贫困户+资产收益”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2017年以来,累计向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涉农涉牧资金8744万元,公司每年按12%的比例分红,既发展了旅游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又推动了脱贫攻坚进程。项目实施以来,共发放旅游资产收益金2401万元,惠及贫困户26981人次,年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扶贫路上不停歇。克旗着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增强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机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加大扶持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完善带贫减贫机制,更好巩固旅游扶贫成效惠及民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赵元君 通讯员 刘玉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