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草原时评】“以假乱真”为热度,“因势利导”需辨明

近日,一则名为“限量版呼和浩特地铁卡免费送!庆祝呼市地铁开通!”的推文刷爆朋友圈,很多人转发并整齐划一地配文“我已申请”,使得更多人盲目跟风。呼和浩特地铁的官微辟谣并呼吁:下次遇到这种非官方发布的诱导分享链接,请顺手举报。

仔细阅读这篇推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名为“城市抢先知”的微信公众号并非呼和浩特地铁的官方账号。从展示的图片来看,文中所谓的“地铁卡”外形与一般意义上的地铁卡并不相像,且卡片上的图案采用的是日本动漫形象,而不是呼市地铁的官方象征性元素。然而,就是这么一则漏洞百出的推文,却把很多人都蒙骗了。

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一则非官方发布的、漏洞百出的推文可以轻易赢得那么多人的信任呢?

细细想来,这与营销号的营销策略和受众的辨别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营销号的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擅长“以假乱真”,让人防不胜防。以这次事件为例,“城市抢先知”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借助呼市地铁开通运行半周年这个契机,利用大众渴望得到“免费午餐”的心理,配合“卡通限量版”这样的诱惑性字眼,再加上扫码申请加转发的套路,才让每一个渴望成为某次活动“幸运锦鲤”的人按下了分享键。

另一方面,受众的低辨别力和日常频繁的集赞转发活动培养了公众“因势利导”的思维惯性。在这个真假信息混杂的时代,鱼目混珠的假消息愈来愈难以辨别,集赞转发活动的频繁更是成为公众跟风转发的助推器,一定程度上,“因势利导”成为了公众的思维惯性。

最为讽刺的是,在推文的最后,“城市抢先知”公众号还声明:“本活动为平台粉丝福利活动,非官方活动,和相关部门无关”。标着“非官方”的“假活动”却仍然被当成“真活动”,足见这种思维惯性的不良影响之大。

事实上,要想避开此类营销陷阱,公众就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获得意识”,锤炼自己的判断力和判断方法,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常峪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