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超过25倍,8.5亿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进入21世纪,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际间交往的范围加大,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升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现代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和量子通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岗位的结构与数量必将产生巨大变化,社会高收入的岗位和技术的关联会越来越强。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人类基于通用语言的相互学习与跨区域文化技术交流会进一步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岗位将更加依赖对高科技知识的掌握,因此更熟练地掌握社会主导技术发展所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必然趋势。
文化的交融、民族共同性增加是文化和民族发展普遍规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建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基本载体和象征,是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重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汉语是中国的法定通用语言,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对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在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给予了应有的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电子传媒等领域应用广泛,在民间语言交流中广为使用。
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增强认同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孩子尽早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至关重要,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保障。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个教育阶段实行双语教学,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加交流沟通与就业能力,能够在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支持民族语言发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规律,自觉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提高对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法律地位的认识水平,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定坚决、依法依规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先进文化技术、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和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长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