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 白雪 摄影报道
“高音,预备,走!”多媒体音乐教室里,同学们手持大小不同的竖笛,在刘项明电子琴的伴奏下,一曲优美动听的竖笛合奏响起了。这,是牛场学校音乐课的日常。
刘项明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牛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执教14年。
走在干净宽敞的校园里,刘项明不禁回忆道:“2006年,我毕业来到这时,当时只有两排破旧的平房,周围全是苞米地”。刚入职,就遇到了困难:学校里没有任何乐器。第一个学期,他用自己的吉他,教学生唱了半年的歌,嗓子都唱哑了。第二学期,他争取到了电子琴,但平房里一下雨就漏电,电子琴也不能用了。后来,他决定教学生吹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两样乐器价格便宜。
在刘项明的努力下,学生们开始喜欢音乐。他把竖笛带进课堂,从单一的齐奏形式拓展为合奏乐团,让牛场学校的音乐教学有了质的变化。刘项明带着学生参加过很多比赛,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演奏竖笛。
谈到从教初衷,刘项明说,希望能开启农村儿童感受美、欣赏美、收获美的能力,用美育教育打好人生“底色”。
牛场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545名学生,536人是外来务工子女“。为了保证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我们定期家访、情况摸排,一对一帮扶,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负责学校扶贫工作的于飞介绍道。“孩子是脱贫的希望,只有让孩子们多学知识,才能走出贫困,才有可能改变命运。”整理完贫困学生的档案,于飞若有所思。
于飞是一名语文教师,在牛场学校执教13年。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乡村教育的转变是看得见的。
2013年,依托校安工程,牛场学校得到重建。在玉泉区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先后开设了绘画、剪纸、足球等兴趣课,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愈加丰富。
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自治区红十字示范校、呼和浩特市特色建设示范校……一项项荣誉见证了牛场学校的蜕变,更见证了乡村学生的成长。
在内蒙古,像刘项明和于飞一样,坚守在乡村的教师还有很多,牛场学校的变化也并非个例,他们是我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也是艰巨、漫长的工程。我区坚持教育扶贫不放松,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失学辍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