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秋收”算起“生态账”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彭源

又到一年秋草黄。眼下,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正忙着秋收。他们打草、捆草、拉草,为牲畜越冬做储备。

记者走访发现,以往一些地方把草场“打光剃净”的现象没有了,越来越多的牧民注意割草留茬高度、保留草籽繁育带,更加重视草原生态价值,为来年春季牧草生长创造更好条件。

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淖尔苏木(乡)扎格斯太嘎查(村),牧民们娴熟地操作着割草机、拢草机和捆草机,经过收割、归拢和扎捆,形成一个个重约15公斤的方草捆。

见到33岁的扎格斯太嘎查牧民新塔本时,他正在自家草场与打草队商量打草范围、预留草籽繁育带等细节。“去年打过草的地方,今年就不打了。割草留茬高度要大于6厘米。”新塔本说,以前为给牲畜多储草,打草时总想“吃干榨净”,却对草原不好,这几年政府指导牧民合理打草,草场变好了,牧草产量也增加了。

新塔本承包5000多亩草场,其中有1000多亩是打草场,养了100多只羊。“今年草原长势好,估计能打30多吨草,再准备些青贮和饲料,差不多够家里的羊过冬度春。”他说。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不断加强天然打草场保护利用,科学确定牧草收割时间,保障草籽成熟落地,并对割草方式、留茬高度、耧耙要求做出详细规定。科学合理打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为在打草期间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今年,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更新打草设备,加宽设备作业面,以减少机械设备对草原碾压次数。

“我们还引进垛草机,把打好的草用垛草机垛到路边,大车在路边装草,这样也减少了大车对草原碾压造成的生态破坏。”毛登牧场场长杨海说。

加强天然打草场保护利用只是锡林郭勒盟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盟划定60%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并对22.1万亩退化草场实施围栏封育、牧草补播、喷施有机肥等修复措施,加上今年夏季降水丰富、气温适宜,牧草长势、产量等指标好于往年。

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副站长崔志刚介绍,今年8月草原生产力监测结果显示,全盟牧草平均盖度达50%,同比增长9.8%;牧草平均高度为23.5厘米,比去年提高4.5厘米;牧草亩产量达56.4公斤,比去年增加11.5公斤。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