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内蒙古日报评论员:用家国情怀激荡磅礴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名句。温家宝刚刚担任总理时,就用这句名言警示自己: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俄国作家果戈理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古今中外集大成者,无不把国家看得高于一切。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的家国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最重要的政治原则、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质朴的人生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国家观居功至伟。

国家观并不玄妙,歌词里唱的“爱祖国、爱人民”就是其核心内容。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在祖国大地上生活着的同胞亲人。国家观也并不遥远,它是阿拉善戈壁上尼玛老人49年如一日守护边境的忠诚担当,是抗击疫情中内蒙古医疗队逆行出征、大爱无疆的深厚情怀,是达茂草原上“双语”检察官潘志荣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审视当下,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践行爱国理念,就是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顺应国家意志、厚植家国情怀;就是要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具体实际的行动,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如李大钊所言:“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不宜因其国家之不足爱,遂致断念于国家而不爱。”爱国,就要去建设一个可爱的国家,不能单纯从自己的角度考量。任何时候,个体都不可能超脱整体独立存在,个人权利始终要在国家框架里才能得到伸张。当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有不统一的时候,这很正常,就像牙齿和舌头相好都有咬着的时候。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每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去看待问题,越需要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积极心态。道理很简单,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才能航行巨轮;一棵树顶不住风沙,成片森林才能遮风挡雨。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当年路遥的文字,激发起多少人爱国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让个人和国家民族同身共命、同频共振,我们就定能激荡起共鸣、汇聚成洪流,为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无穷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