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一桌“百家饭”,吃出团圆和温暖

大家和老人一起吃“团圆饭”

9月30日一早,75岁的老党员赵奎凤,领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伴从昆区东亚世纪城的儿子家回到了黄河西路社区昆区友谊19四社区自己的家中,她一边安顿老伴看电视,一边在厨房中忙碌起来。她要做一道工序复杂的鸡蛋卷,这个菜费工夫,但是软糯有营养,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

已经好多年不在友谊19四社区工作的王金凤,也早早地在家里准备了椒香虎皮蛋。她在厨房里认真地装盘、摆盘。

一大早,友谊19四社区的十多个家庭各自忙碌着,10点半左右,一道道美味完成,大家端着热腾腾的饭菜朝着一个方向赶去,当天,他们要给社区87岁的别秀娟老人提前过中秋节。

一桌菜的快乐节日

清冷的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别秀娟老人的脸上也浮现出开心的微笑。

不用招呼,大家你拿桌子,我搬椅子,仿佛回到了自己家里。不大会儿的工夫,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上桌,满屋子飘着佳肴的香味。“别姨,您吃个鸡蛋卷;别姨,这是您最爱吃的皮蛋;别姨,这是我特意买的烧鸡,您尝尝……”一句句亲切的话语,让别秀娟有些激动,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把最好的状态留给社区的这些“弟弟、妹妹”和孩子们。

这就是黄河西路街道昆区友谊19四社区已经连续六年的“百家饭”,每年的中秋、国庆节以及别秀娟老人生日那天,来自社区的老党员和社区干部就会带着精心准备好的饭菜来到老人家里,和老人团圆,哄老人开心。

其实,照顾别秀娟老人和他们一家的志愿活动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一年别秀娟老人的老伴瘫痪,儿子病倒,邻居和社区党委书记吴秀凤知道后,来了这个一直很要强的老人家中,开始帮助老人。

当时的片区主任王金凤带领几位党员和邻居,不管老人家里的大事小情,只要老人有需求他们再忙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出现在老人身边。别秀娟说:“王金凤就像我的闺女一样,几位年纪比我小十岁左右的社区党员三天两头往我家里跑,把我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老伴和儿子住院,办理各种手续是他们,甚至买菜做饭也都离不开他们。”

一个人的头等大事

零零散散的帮助如果衔接不好,就会耽误事。

吴秀凤和大家商量,最终社区第一党支部成立了“帮帮团”,由第一支部书记钟桂芬主要负责,其余几位党员辅助。吴秀凤说:“当时钟桂芬65岁,赵奎凤65岁,刘桂芹66岁,马玉增63岁,吕凤和53岁,还有几位党员也都五六十岁,只有王金凤最年轻,大家把照顾别姨一家的事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每天都有人过去看情况。”

2014年,别秀娟的老伴和儿子相继去世,老人成为社区中唯一一个失独孤寡老人。此时老人已经81岁,身体也大不如前,经常需要吸氧。

“老人特别爱干净,我们就经常给她洗涮;老人爱吃家里蒸的馒头、包子,我们就给她蒸好送过去;担心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寂寞,我们就安排党员和周围的邻居,每天去陪她唠嗑;她有啥需求,只要吱声,我们都给她买好送过去。”钟桂芬说。

十多年过去了,去最勤的钟桂芬、马玉增也已经满头华发,而王金凤也离开了友谊19四社区去别的社区当了书记。但大家还是惦记着别秀娟,马玉增说:“别姨已经成了我们的家庭成员。”

别秀娟的退休工资有限,为了让老人生活没有负担,吴秀凤想尽办法帮助老人。逢年过节送米、面、油,平时找来包钢医院友谊分院的医生免费为老人治疗;联系社会组织把老人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共建单位包钢十七园的老师,定期给老人送来饺子、包子、蔬菜、水果。“真的太感谢我身边的这些热心人,没有他们,这些年我会很辛苦。”别秀娟说。

一群人的温暖陪伴

没有酒,端起温开水,十几个人每人都给别秀娟老人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别秀娟老人把每个人带来的菜都认真地品尝一遍,嘴角弯弯,笑意荡漾在脸上。

这天中午,赵奎凤提前回家,因为老伴很容易发生独自走丢的事。离开前,赵奎凤和别姨说:“您爱吃这个鸡蛋卷,等我回到儿子家里不忙的时候,给您做好了送过来。”这些年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搬到了儿子家里。即便这样,她也经常领着老伴回到友谊19四社区,特意去看看别秀娟老人。

心里的甜,用一句两句话说不完。摆手告别,叮嘱赵奎凤也要照顾好自己,别秀娟的眼里充满了温情。别秀娟说:“老伴和孩子病的那些年,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将来,但是这十多年来,有多少人可以感受到被一群人关心的温暖?我真的很幸福,一点也不孤单。”(记者 赵永峰 摄影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