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王海英
迎着秋日的阳光,沿着平坦的水泥路,笔者驱车驶进十二吐乡西山根村,只见一幢幢花园式住宅整齐排列,一座座设施大棚连串成片,一处处养殖小区规范有序,一片片光伏电板熠熠生辉……村部的大喇叭里不时传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幸福之歌。
西山根村位于林西县城南10公里处,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是典型的贫困村。2016年,西山根村针对无支柱产业、群众增收难、集体经济弱的实际,积极调整思路,通过调结构、促增收,兴产业、促发展,多方位开辟增收渠道,使村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成倍增长,走出了一条“产业牵动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移民搬迁就是好,幸福生活从此有,产业助我来发展,跟着党走错不了。”这首打油诗是村民孟显有搬进新居后即兴而作。孟显有曾是西山根村贫困户,这两年通过“易地搬迁+”项目和产业扶贫政策种植西红柿,日子越过越红火,钱袋子越来越鼓,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6年,该村建成占地60亩的幸福院一处,安置全乡各行政村易地搬迁贫困户50户106人,新建住房25栋、2200平方米,配套建设便民文体活动室、超市、浴池等。幸福院采取集体供暖,道路硬化6520平方米,绿化10360平方米。发展光伏、设施农业、经济林等产业,推行“易地搬迁+”模式。投资70万元,安装屋顶光伏62.5千瓦,全院年人均收入650元。投资72万元,新建日光温室4栋18亩、经济林25亩,由村和幸福院共同管理经营大棚,全院年人均收入1550元。每人每年在产业上收入2200元,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院民还可就近在扶贫产业园区务工以及通过保洁、绿化等公益岗年收入3000元至10000元,从而保证贫困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村民郭春林因患有股骨头坏死和心脏病被认定为贫困户,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治疗后身体逐渐康复。村里考虑他行动不便,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使他脱了贫。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没有基础,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脱贫不牢固,因此在脱贫攻坚中要更加注重志智双扶,只有产业发展兴旺才能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保证。”西山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占林说。
近年来,西山根村立足实际,积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以五、六村民组为基地,养殖基础母牛、肉牛,全村现有养殖户71户。2019年,全村基础母牛、肉牛存栏近4000头,年出栏7000头,产值近1亿元。今年初,该村投资3200万元建设一处肉牛养殖小区,流转土地440亩,一次性收取20年土地流转费440万元,现已全部发放到村民手中。该项目已于10月中旬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分散的93户养殖户全部集中进来,扩大了养殖规模,预计年可出栏肉牛1万头,产值1.2亿元。
此外,西山根村还以达康脱贫产业园为依托,以一、二、三、四村民小组为主发展种植业。该村抓住林西县“5531”产业扶贫工程的有利契机,2016年至2020年,以每亩400元至600元的价格完成土地流转近7000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开发建设蔬菜大棚1000个,现已全部投入使用,每个暖棚年收益4万余元。全村70%的村民享受到土地红利,其中69户贫困户流转土地400亩,每年收入19万元。部分村民或买或租经营暖棚、冷棚,当上了新型产业农民,其中6户贫困户发展成为富裕户,年收入15至50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个棚脱贫、两个棚致富”的目标。
走进产业园,种植户耿立伟和家人在侍弄大棚。“我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每天辛苦工作,一年到头也就剩几千块钱。自村里建了暖棚,我就回来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种了两个棚,第一年纯收入7万元,第二年我又种了6个棚,收入十分可观,日子一年比一年强,现在年收入50万元左右。”返乡创业的耿立伟说起自己的致富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全村有近400人常年在产业园里打工,每年劳务收入60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1.5万元以上,40户贫困户通过在暖棚务工脱了贫。“我每个月收入3000多块钱,不但挣着钱还学着技术,今年我把技术学好,明年我就可以自己种大棚了,收入会更高。”在这打工的岳桂琴信心满满地说。
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西山根村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目前,已建立文体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党员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广场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一处,每年开展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近3000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建了一支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秧歌大赛、广场舞表演等,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西山根村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