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尼玛(右)和儿子哈达布和在边境巡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金泉 摄
仲冬,阿拉善右旗无垠的戈壁滩,每一块石头都透着寒意。塔木素布拉格苏木就在这戈壁深处,紧邻中蒙边境线。从塔木素布拉格苏木驱车向北行驶200公里,有一段被称为“8号点”的边境线,就是在这里,尼玛母子已经整整守望了半个世纪。受命护边
尼玛在“8号点”的生活是从1971年开始的。那年,她被派到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当民兵并担任边境线护边员。25岁的尼玛知道边境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她背起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翻沙岭穿戈壁,来到了黄沙漫天、冰雪交加的“8号点”。
位于戈壁深处的“8号点”夏天非常炎热,冬天寒冷刺骨,常年不下雨,水资源极度匮乏。当地的边防部队有些新兵第一次看到没有人烟、没有植被的大戈壁时,会忍不住偷偷地流泪。
刚开始,民兵驻守点没有房屋,尼玛和另外两家护边户搭起蒙古包安顿了下来,一边训练,一边盖房子、搭建哨所。山顶哨所用的石材要靠人力一块一块背上去。由于当地寸草不生,民兵们取暖、做饭所烧的煤,只能从300多公里外的额济纳旗或者更远的阿拉善左旗拉运。人畜饮用水也得去17公里外的一口人工井拉,拉一趟水来回需要一天的时间。
就这样,尼玛和另外3名民兵一起,白天训练、放牧,晚上站岗。4名民兵里除了尼玛都是男性,但是尼玛没有叫苦,训练和站岗一样也不输给他们。“不管多困难,祖国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由于缺少天然屏障,尼玛守护的那段边境线发生偷越境行为的概率相对较大,除了哨点的边防部队,护边员就成了流动的“哨兵”。
尼玛清楚地记得,来到“8号点”第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风沙特别大。因为怕暴露位置,夜晚站岗时不能生火取暖。当时因为物资紧缺又没有保暖的手套,晚上守岗时,手很快就会被冻僵,但即使如此,她仍然用僵硬的双手紧握钢枪。尼玛老人回忆说:“晚上站岗是最紧张的时候,看到有亮点就会不自觉地提高警惕。那个冬天,我都没有脱过大衣。”
生活、战斗在戈壁深处,除了生活上的困难,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次,尼玛带着儿子巡边时突遭沙尘暴,整个天空瞬间陷入昏暗中,飞沙走石将母子俩分割。3个多小时过去了,风停止了咆哮,尼玛才看到了趴在沙子上瑟瑟发抖的儿子。
生活是艰苦而单调的,尼玛的心却始终是火热的。1975年,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老人最宝贵的记忆。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戍边生活,尼玛老人的语气平静而恬淡,胸前的党徽在闪闪发光。
坚守接力
面对年复一年、寂寞单调的艰苦生活,当年一同到“8号点”戍边的另外两户选择了离开。尼玛同样面临着选择。望着即将上学的孩子,面对丈夫的多次央求,尼玛的心在纠结。
“家要看,国要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守护祖国边疆,我要兑现我当初的承诺,这是我的任务、我的信仰!”面对抉择,尼玛选择留下来,用一生坚守这片土地,守望这段边境线。
儿子哈达布和到了上学年龄,但是上学的地方远在200公里外的塔木素布拉格苏木,路上单程就得走3天。懂事的哈达布和不愿意长时间离开额吉,上了两年学后,他离开了学校,选择留在额吉身边,和额吉一起放牧、巡逻。这一选择就是一生,直到现在,哈达布和大字不识几个,一点简单的汉语还是跟边防部队的军人学的。
“母亲是为守边留下的,这么多年来母亲为守边吃了不少苦,作为儿子应该陪伴在她左右。”哈达布和说。在儿子的眼中,额吉就像这戈壁滩上的一粒沙,任凭狂风肆虐,本色始终不改。
“爱人走了,民兵也撤了,离我们最近的亲戚在200公里以外,最近的邻居也相距90多公里,‘8号点’就剩下我们母子俩。我俩白天放牧守边,晚上听收音机、讲故事、猜谜语,守边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来了。”平静的话语中,饱含着尼玛始终不忘初心、为国戍边的坚定信念。
戈壁无声,黄沙不语,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尼玛也已年逾古稀,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巡边了。儿子哈达布和、儿媳敖登格日勒深知额吉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接过了薪火相传的守边“接力棒”。
“额吉的腿脚不灵便了,现在主要由我和妻子巡逻守边,我们要传承好额吉用一生守护边境线的初心和使命,要陪着额吉继续守护好这片边境热土。”哈达布和说。他把自己的家安在离边境线只有数百米的地方,紧挨着一个废弃的边防哨点。
每天,哈达布和和爱人边放牧边巡边,虽然登上家后面的小山坡就能清楚地看到边境线,但他还是会和额吉当年一样,带上自己的望远镜,不时观察不远处的边境线。“用这个看得清楚。”哈达布和说。
2020年10月,阿拉善右旗人武部组建成立了边防民兵驼兵排,哈达布和想都没想就报名加入。他说:“我要代替额吉继续守在这里,守护好边境的安全。”
“尼玛”是藏语,意为“太阳”,“哈达布和”的蒙古语意为“坚实的岩石”,母子俩的名字印照了他们的一生:用自己的光,铸成坚若磐石的信念。
守望传承
我们去的时候,虽然阳光明媚,但室外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了,尼玛老人手里忙着家里的活计,心思却在边境线上。
手头的活儿告一段落,老人拿出自己的“老人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习惯性地问起边境线上的情况。这几乎是老人每次给儿子打电话必问的内容。
今年75岁的尼玛双腿患有风湿症,虽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巡边了,但她还是放不下那段边境线,遇有天气好的时候,她就和儿子一起去边境线上走走看看。
除了尼玛和儿子儿媳,离得最近的就是20公里外的某边防连队的官兵。半个世纪的时间,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尼玛一家和官兵们亲如一家的感情,永远像戈壁滩上的石头一般坚固。
“连队的官兵都是各个民族的小伙子,我刚来的时候,他们都叫我姐姐。”提起连队官兵,尼玛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十年前。
“后来,他们开始叫我阿姨。”尼玛说,几十年来,家里的很多事情,拉水、剪羊毛、卸草料,都有边防官兵帮助她的身影。“就连盖房子,他们也帮助我。”尼玛说,边防官兵们经常会主动询问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
“再后来,他们开始叫我奶奶了。”尼玛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她说当官兵叫她奶奶的时候,她已经老了,腿脚不利索了,身体也不好了。由于老人日常吃的一些药都需要从300公里外的额济纳旗买,所以官兵们每次出去采购,都会帮她捎带一些常用药。连队战士张亮说,尼玛母子义务守边半个世纪的事迹和精神感染着连队的每一名官兵,他们敬仰尼玛老人,同时守望着尼玛老人,这已经成为连队的集体信念。
尼玛母子坚守的“8号点”附近边境线并不长,但是,他们的身后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各民族的共同美好家园。
尽管尼玛的家里连电视也看不了,生活单调而艰苦,但是,在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守望中,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距离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章奎 刘宏章 院秀琴 徐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