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很亮堂、很温馨,窗台上的几盆花傲视寒冬绽放,墙上挂着祖孙四代30多人的全家福照片。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坐着一位穿着红色毛衣的老人。
“我做梦都没想到,活着的时候能从沟里搬出来,享受这么幸福的生活。”老人叫徐凤和,今年86岁,是库伦旗扣河子镇五星村村民,每次谈起从沟里搬出来的事儿都激动不已。
说起库伦旗,便不由得想起“库伦沟”,这里沟壑纵横,究竟有多少道沟,没人考证过。
“我居住的那道沟叫大牛肥洞子沟,在那里我整整生活了82年。”老人说,“大牛肥洞子沟很深,四面环坡,出门靠爬坡,回家还得下坡。碰到雨雪天气就更不用说了,压根走不出去,收粮食的商贩们不愿意来沟底,偶尔到了也会尽量把价格压低一些,总是比别的地方便宜几毛钱,老百姓们没办法只好同意,因为不知道他们何时才能再来……”
这里自然条件恶劣,32户居民中有28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迄今都记着,2012年的那一场大雪把沟里唯一的一条路封了,后来组织了几个有经验的人,想方设法出去才背回来了些生活急需品。
生活在沟里的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从沟壑中搬出来,过上和别人一样的小康生活。2016年,五星村大牛肥洞子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徐凤和老人第一个响应并动员全家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工作。2016年末,村移民搬迁小组与28个建档立卡户全部签订了易地搬迁协议书,非建档立卡的4户也全都同意同步搬迁。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徐大伟说,乡镇、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提前通过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发展生产的意愿,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政府给老百姓盖了瓦房、棚舍、厕所,家里铺上了地板,还上了自来水,并且落实了光伏、基础母羊49只、基础母牛19头、基础母驴55头等项目和每户还可贷3年无息贷款5万元的扶持发展产业的政策,共计投入补贴资金38.5万元。
“沟里沟外仅3里地距离,但走出来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出来的3年内,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以上,比起沟内收入翻了3倍,28个贫困户全部脱贫。现在村民们的精神头更足了,全村没有外出打工的。”徐大伟说。
徐凤和老人搬入新居后,到库伦镇、到通辽市,又乘高铁去阜新,人生第一次进城看了高楼大厦,逛了商城下了饭馆,还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
老人家里喜事不断:以全村最长者的身份庆祝了85岁大寿;抱上了重孙,体验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孙女以5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内蒙古财经大学数学系……
“搬迁后变化太大了,这都是国家政策好啊,党关心老百姓,为老百姓着想!”徐凤和老人感慨颇多。
采访结束后,记者一行随徐凤和老人的儿子徐国才开车前往大牛肥洞子沟。轿车从乡村水泥路驶入土路,又从土路突然下行在了约45度的斜坡路,随后就到了沟底。在那里,连旧房子都很少见了,曾经的村子内长出了一片片灌木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图门和西格 长河 鲍庆胜 吴胡日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