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深处的浑善达克腹地,高格斯台河流经这里又叫巴彦河,河上的一座桥有个美丽的名字——连心桥。
1月28日,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了位于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境内的连心桥旁。站在这座桥上,同行的阿巴嘎旗资深媒体人于立平老师给记者讲起了“连心桥”名字的由来。
原来,在这连心桥的背后,还有一个在阿巴嘎草原上广为流传且感人肺腑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当地的牧民和北京知青。故事的起因得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讲起……
1968年,包括下乡到当时查干淖尔公社乌日根大队(今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的知青在内的近670名北京知识青年到阿巴嘎旗插队落户。
这些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在与牧民的频繁接触中,从不懂蒙古语到日常用语单词的发音,从不知在哪里下手干活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日常畜牧业生产,慢慢地,知青和当地牧民们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
当时,乌日根大队和周边大队的知青和牧民运送牛羊、饲草料时必经巴彦河,尤其到了春季冰面融化,河床就泥泞不堪,必须绕河行走,而这一绕就是几十公里的路程,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据乌日根大队原支书阿迪亚回忆说,巴彦河没建桥之前,给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夏季河水又急又深,还曾经发生过过河的牧民被河水陷进去淹死的惨剧。
转眼间到了1997年,当年的青葱少年已经是人到中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有的创办了企业,有的在国家机关担任了领导干部。但他们的心却一直记挂着大草原,始终记得蹚水过河的艰难情景。
就在这一年,张亚林等知青先后筹集80万元,在巴彦河上修建了跨河桥。
1998年8月,美丽的巴彦河畔,红旗招展,歌声嘹亮。身着民族盛装的蒙古族姑娘向北京知识青年敬献哈达和奶酒,用草原上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他们回家。
“热情的牧民们载歌载舞,欢迎为他们捐资架桥的北京知青。时任阿巴嘎旗委书记阿格旺到场祝贺,并将此桥命名为‘连心桥’。”于立平指着当年由周继贤先生拍摄的照片讲述着当时热闹的场景。
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支书洪格尔珠拉说:“连心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出行、牲畜出栏和饲草料调运,为牧民们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连心桥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见证。”
建桥连心,赠马传情。为了答谢知青建桥之情,在1998年知青来草原插队30周年之际,乌日根大队的乡亲们决定送给知青们一匹骏马,祝愿他们勇往直前,不断开拓新的事业。
在2018年纪念知青插队50周年之际,乌日根大队的知青们再次集体回到草原的怀抱,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热情的牧民们特意举办那达慕,迎接亲人们回家。
在那达慕上,牧民们把一匹佩戴着漂亮银马鞍和银嚼子的骏马交到了知青代表张亚林的手中,这匹马已经是1998年牧民们送给知青的马匹渐渐老去后更换的第3匹马了。
在20年的日子里,牧民们一直信守着承诺,为知青留着这匹代表着草原人民纯真友谊的骏马。在那达慕现场,张亚林在征求了知青们的意见后,又把这匹骏马回赠给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让这匹骏马在大草原上自由驰骋。
为记住这一段佳话,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的牧民把这匹骏马佩戴的银马鞍和银嚼子捐赠给了阿巴嘎旗博物馆,在北京知青事迹展上展出,让“连心桥”的赞歌在阿巴嘎草原上传播得更广。
阿巴嘎旗博物馆馆长陈海峰说,我们要通过连心桥、银马鞍的故事,体现北京知青来草原插队,与当地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产生的这段浓浓的、深厚的、难以割舍的情缘,把知青和牧民结下的这段情谊一直传承下去。
在长达近40年的采访生涯中,于立平不仅和当地牧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和知青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只要知青们想草原了,就会给他发来微信或打来电话聊上一番。“当年的热血少年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他们的年纪大了,但牵挂草原的心却始终没变。”于立平边说边拿出手机给北京知青张亚林打去了电话。
“我们在大草原上受到当地牧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对草原有了一份深深的感情。虽然我们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草原,但是我们的心和草原一直连在一起。我衷心希望大草原能够更加繁荣昌盛,广大牧民的生活能够更加幸福。”话筒里传来张亚林先生真挚的话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