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大批赤麻鸭、绿头鸭等候鸟来到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彦浩特红沟涝坝栖息过冬,呈现出“飞鸟翔集、千鸣百啭”的景象。
成群结队的赤麻鸭栖息、觅食,时而低空盘旋,时而展翅飞翔,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分外动听。在一旁涝坝里钓鱼的魏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野鸭子来红沟涝坝过冬已经好几年了,过去每年只有几十只、上百只,今年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上千只左右。”
据了解,赤麻鸭体型较大,体长51至68厘米,体重约1.5千克,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膀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呈黑色,雄鸟有黑色颈环。赤麻鸭习惯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
由于冬季涝坝湖面结冰,赤麻鸭找不到吃的东西,白天都卧在冰面上。为了让这些赤麻鸭能够吃到食物,阿左旗黄手环协会的志愿者们在水面上冻后就开始为赤麻鸭捐款、购买过冬食物,不到一周就筹到善款2500多元,购买了2000多斤玉米,志愿者每周都到涝坝投喂一到两次。
近年来,随着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前来栖息,停留时间也越来越长。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教科科长苏云说:“赤麻鸭属迁徙性鸟类,以往冬季都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这些年,随着生态的恢复和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一部分候鸟渐渐改变了迁徙习性,选择留在北方过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曾令飞 摄影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