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内蒙古飞机增雨作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内蒙古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内蒙古是全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影作业在防灾减灾救灾、保障粮食丰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保障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三五”时期,是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时期,飞机增雨作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排名全国第二,人工影响天气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农牧业应急抗旱防雹能力方面,我区农牧业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在发生干旱冰雹灾害和关键农时季节,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和消冰雹作业,跨区域调动飞机、火箭等装备,年均飞机增雨作业150余架(次),火箭作业760余次,燃烧炉作业480次,高炮作业880次,防雹作业1000余次,增雨作业累计影响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自然降水约17.5亿吨,高炮防雹保护面积2.2万平方公里,减少雹灾损失8亿元左右,为我区粮食生产取得连年丰收作出积极贡献。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服务方面,面对严峻火情,我区充分发挥林业、森警、气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作用,在做好火场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同时,及时调配国家、东北区域和全区人影资源,坚持上下联动,科学制定飞机火箭立体交叉人工增雨作业方案,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历次火灾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方面,围绕“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科尔沁沙地等生态脆弱区、敏感区以及京津冀风沙源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精细化动态监测评估服务,持续开展大范围增雨(雪)作业,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对缓解我区水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服务效益。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方面,初步建立了以飞机、火箭、地面燃烧炉、高炮等开展增雨(雪)作业及防雹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空地立体化作业网。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效益显著,形成了1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8架小型增雨作业飞机的作业飞机布局,作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开展了包括飞机大气探测、火箭探空、新装备作业效果、人工增雨观测和人影保障作业等科学试验,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