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参加护理培训。
月嫂的团建活动。
月嫂是母婴护理员的俗称,主要的工作就是护理产妇和新生儿。作为新兴的“朝阳行业”之一,近年来月嫂的“江湖地位”可谓是越来越高。在前些年,月嫂被归入家政服务行列,但随着市场爆发式的需求,月嫂市场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规模,从家政服务行业中脱离出来,通常情况下,月嫂会集保姆、护士、营养师、育婴师、厨师、保洁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既是高级家政人员,又与其有所区别。
这样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自然是市场的宠儿。消费升级时代,传统的母婴护理观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下家庭的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月嫂市场往往“千金易得,一嫂难求”。如何才能选到称心如意的月嫂,火爆职业的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思考?在我市,月嫂行业是否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象:市场需求火爆
“金牌”千金难求
32岁的小萌告诉记者,从怀孕到现在,她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产检和寻找靠谱的月嫂上了。小萌虽然还称不上是“高龄产妇”,但婆婆和母亲都已经年岁不轻,为了给双方老人减轻负担,也为了体验现代的育婴理念,小萌决定找一位专业的月嫂来照顾自己。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怀了二胎的高缤,高缤的儿子小鹏今年9岁,怕自己在家坐月子会影响小鹏的正常作息,高缤决定在别处生产,“爸爸负责照顾他,我由月嫂陪伴,找不到好的月嫂就去月子中心。”她说。
90后“准妈妈”朱琪则是为了感受最新的育儿理念。怀孕4个月的她已经不耐烦听老人们“育儿经”,明明现代医学已经这么发达,为什么家里的老人还是急着缝荞麦皮褥子,催着自己把长发剪短,还封闭了家里所有窗户的缝隙,“一想到一个月不能吹风,我憋都憋死了。”朱琪说。
因为没有育儿经验,希望能借助专业的月嫂照料产妇的,市民孙美玲就是一例。孙美玲的儿媳小薇怀孕已28周,她早早就帮着订好了月嫂。“我做饭的手艺一般,雇人可让吃顺口一些。”她说。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花钱买称心”变成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很多人看来,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与产妇和孩子得到舒心的照顾相比,花点钱又算什么呢。
虽然不怕花钱,但好月嫂却是千金难求。小萌找了好几个月,还是没能找到称心的,“口碑好的月嫂大多时间排得很满,没有名气的家里人还不放心用。”她说。
而孙美玲在亲自“面试”了几位月嫂后也颇为苦恼:“口碑好的收费也高,收费适中的总有各式各样的缺点,看来想找一个好月嫂,还是得下下功夫。”她说。
也有不少准妈妈寄希望于月子会所,在她们看来,月子会所全方位一条龙,应该更为专业,但二胎妈妈高彬对比几家会所之后有点为难,“会所环境是挺好,但收费确实也不菲,而且我比较惧怕交叉感染。”她说。
问题:市场定价偏高
水平参差不齐
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行业高薪。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市面上月嫂的工薪按照从业年限、经验水平和负担内容的不同分了几个档次,最低档也在8000元以上,金牌月嫂则多在1.2万到1.5万元之间。至于工作时间,按照行业内约定的标准,月嫂的工作时间是26天+3天,或者是28天+3天,其中3天为准妈妈在医院生产的时间。
今年2月份刚刚生产的新手妈妈赵昕告诉记者,她聘请的是一位在家政公司评等为“中级”的月嫂,薪水是28天9800元,生产时正值疫情防控期,月嫂也要做核酸检测,赵昕便主动包了200元红包给她表示“安慰”。
另一位新手妈妈田娜聘请的则是一位要价比较低的月嫂,全程只收了6800元。田娜告诉记者,她本来聘请的是一位收费1.2万元的“金牌”月嫂,但对方家里突然有事,不能准时来看护她和婴儿,于是给她推荐了自己的小姐妹。
一开始,田娜担心月嫂经验不够丰富,但见面后她发现,月嫂干活麻利,非常会配餐,月子期间她吃得很好,虽然在带孩子方面确实经验不够丰富,经常要打电话向同行咨询,但总体来说还是让她满意的。尤其是田娜妈妈送了一只手包给月嫂做礼物时,她还买了一套婴儿衣服回赠,这让田娜觉得这位月嫂的品德非常好。
有相处愉快的雇主与月嫂,就有花了钱却觉得“不痛快”的。受访者刘伟告诉记者,他家的月嫂可是高薪从外地聘请来的,拿的还是北京某机构的执业证书,但在照顾妻儿的过程中却颇不如意。
刘伟告诉记者,月嫂张阿姨据说常年在北京工作,从业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带过几十个小孩,参加各类的培训结业证书就厚厚一摞。当然收费也不便宜,28天收费1.7万元。但上岗之后刘伟却觉得很郁闷,“白天照顾得还行,但晚上她不带,说孩子必须跟母亲在一起睡才能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晚上总哭,我妻子一直睡不好,精神特别差。”他说。
饮食方面刘伟也不满意,“开始说一天六餐,但我妻子胃口不行吃不下,就缩减成一天四餐,有时候胃口挺好,想多吃点,她就会制止,强迫我妻子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说有利于泌乳,但一个月子坐下来我媳妇好习惯没养成,还得了产后抑郁症。”刘伟说。
除了在生活习惯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也有因母婴护理方面的分歧而产生矛盾的。新手妈妈小魏选了月子会所,会所里的月嫂要求她给孩子多吃奶,每次都要喂一个多小时,但孩子吃多了就会吐奶,到了满月时,孩子的体重不达标,月嫂说是因为小魏的奶水“没营养”。郁闷的小魏咨询了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医生说她过度喂养,建议每次左右乳各喂10分钟即可,果然按照医生的办法,孩子不吐奶了,体重也很快达到了标准。
月嫂的价格远高于一般保姆,却没有能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是让新手爸妈们较为郁闷的事儿。小魏就吐槽说自己选择月子会所,本来以为能享受到更为现代的育儿理念,比如可以在月子期间洗澡、洗头,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月子会所对母亲的护理执行的还是“老标准”。
“总之在我看来,收费6000元的月嫂和收费1万的月嫂或许有差别,但是收费1万跟收费1.5万的月嫂几乎没什么差距。”刘伟无奈道:“和我一样感觉的人还有很多,感觉目前月嫂从业者的技能认证并没有什么统一标准,选月嫂大多靠感觉,碰运气。”
原因:入职门槛较低
行业标准不一
按照我市的消费水平来说,月嫂行业的薪水的确不算低。但高薪为什么不能对应技术和水平?记者也做了一番了解。
今年47岁的爱敏从事月嫂行业已有5年多的时间,目前她的收费标准是8800元。她告诉记者,这个行业入职门槛低。
她坦承,这一行考验的就是月嫂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人来说,带过的孩子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多,对产妇和孩子的照顾就越好,学习能力不强的人,干多少年也一样马马虎虎。”她说。
至于因为“不专业”惹了主家反感这种事,爱敏笑称,那可能是“情商”问题。“有的人技术挺好,但不会说话,容易得罪主家,也有的人其实没啥水平,但有眼色,还挺讨主家喜欢。”她说,“再加上现在资讯发达,雇主也年轻,人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育婴和护理的知识,如果你真的毫无技术,也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不要干这一行的好。”
某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张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的家政公司也提供介绍月嫂的服务,有人觉得行业工资高,也会问她怎样入行,她都会根据对方的条件毫不掩饰地提供意见。“有的文化程度太低,有的人性格不行,有的人爱八卦嘴碎,也有的人不爱干净,我说你们别看月嫂工资高,但要求也高,你们这个样子就算入了行,也未必能干下去。”她说。
从业的月嫂多有各式各样的“职业本本”。记者在张萍合作的月嫂资料库里看到,许多月嫂都会提供参加培训的证明。组织培训的单位有家政公司,也有就业局、商务局、各家医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不少人还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培训,可以提供催乳师、母婴护理员、产后修复师等等证书,但遗憾的是,这些证书都像是一个“说明书”,只能证明这位从业者参加了这些培训,却无法证明其水平的高低。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了“月嫂培训”,搜索结果显示有上万条。不少培训机构声称,只要经过七天到半个月的培训,证书保拿,并且可以推荐工作。一家培训机构甚至表示,自己颁发的证书全国通用,但当记者追问颁发机构时,工作人员却含糊其词。
月嫂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水平标准?显然也没有相关的“考试”可以分等级。而所谓的初级、高级、金牌等,显然都是家政公司根据从业年限、客户评价等自己定的级。相对正规的公司还会客观顶级,不太正规的公司则会给自己合作员工统统定级为“金牌”。
需求旺、工资高、门槛低、没标准,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很多时候客户们必须依靠“口口相传”,才能找到真正技术又好,又负责任的好月嫂,而这些月嫂往往也档期紧张。
办法:加强行业监管
理性按需选择
消费升级的时代,现代父母对孕妇、婴儿健康的要求,已经开始由简单的物资供应、传统的生理呵护,转向更注意心理的调适、心灵的沟通及科学育儿文化的熏陶,需要的是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和专业指导。这就需要月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及文化水平,在满足要求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价值。与此同时,客观现实也在催促行业标准的尽快诞生。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7月,国家标准委就批准发布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两项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月嫂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或服务能力,但这一标准并非普及式强制标准,也鲜有地方法规协助该标准落地。职业细分和行业规范的认定,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
但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已经在积极出台相关办法,职业能力司在今年5月20日发布的《关于〈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等5个职业技能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提出的“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建立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职业标准开发工作”要求,该部组织开发了“保育师”“文物修复师”“消毒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和“光纤光缆制造工”等5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今日,即2021年5月31日。
《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职业的定义、等级、能力特征、技能鉴定要求、方式等都提出了详细的办法,相信这一标准,也能为规范母婴保育员市场提供国家标准。
那么,在国标未出台之前,广大消费者还是应该理性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选择。生育这件事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高薪聘请月嫂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要想清楚。
倘若是为了学习育儿知识,那一定要聘请有相关经验的;如果自己就具备育儿常识,是为了减轻家人伺候月子的负担,那不妨聘请专职的家政人员;如果是为了获得专业的照顾,不妨选择条件过关,有资质的月子会所。
当然,在聘请家政人员时如果不放心,可以登录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看一看。记者了解到,我市已有15家家政企业和711名家政服务员的信用信息成功录入,下载“家政信用查”App,扫描家政服务员信用证书二维码,经家政服务员本人授权,即可查询家政服务员信用记录、从业经验、健康状况、培训信息、防疫健康信息等信息,实现知情消费、放心消费。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月嫂”这个被市场催生出来的高薪行业又可以“返璞归真”,其中真正具备专业技术的从业者们顺利获称“保育师”,不但可以继续享受高薪,且能获得职业保障;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从业者,也可以继续从事家政服务行业,摘了“月嫂”的名头,也能获得职业尊严;而那些冲着高薪入行,却滥竽充数搅乱市场的从业者,则会被淘汰出局。
毕竟,母婴护理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及品质化才是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消费者期待优质服务的意愿,只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长远立足,才能让“月嫂”这个朝阳产业健康发展,为广大产妇和婴儿提供优质的服务。(记者 韩建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均为路静拍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