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内蒙古大地生机勃勃。兴安岭下,扎赉特旗群众在多彩田园里擘画着现代农业发展新画卷;草原深处,阿巴嘎旗家庭智慧牧场实现规模经营,牧区现代化建设蹄疾步稳;黄河岸边,托克托县的农民养虾蟹、开农家乐,家家户户有致富产业……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圆梦。奋进的力量穿越时空,绘就一幅幅物阜民丰的幸福图景。
我区累计实现减贫58万户、157万人,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31个国贫旗县、26个区贫旗县全部摘帽退出。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0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3159元,年均增长34.2%。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凝聚着全区上下奋发进取、务实苦干的共识和力量;一个个攻坚的画面,展示出内蒙古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脚步铿锵、奋力前行的信心与决心。
使命必达——上下同欲共担当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艰苦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前进。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深情嘱托牢记心间,殷切期望催人奋进。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放在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推进落实,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奏响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壮歌。
——全面落实自治区负总责、盟市旗县抓落实、苏木乡镇嘎查村抓具体的责任体制,自治区党政一把手以上率下、直接上手抓扶贫。调整充实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级领导“一对一”联系贫困旗县,重点推进联系点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从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对政策执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产业覆盖、兜底保障、配套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集体经济等十个方面实施“清零达标”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各地建立公益类、经营类和到户类资产“三本账”,构建了资产底数清楚、产权归属明晰、主体责任明确、管理运营规范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机制,解决了扶贫资产“谁来管、怎么管、如何管得好”的问题,让扶贫资产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源头活水。
担责不推,逢难不怯,遇险不畏。内蒙古以苦干实干的担当姿态、持之以恒的奋斗力量,书写出这场伟大战役的温暖民生答卷。
“咱们镇成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要被国家表彰了!”在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干部群众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激动不已。
“2019年,我家加入了‘扶贫羊’项目,去年和今年两年一共领到了1万元分红。这笔钱不仅改善了我们这些脱贫户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东兴村村民张三明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巴音陶亥镇依托本地种植养殖产业优势,以“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形成了种(养)、销、技术服务、提供就业等产业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全程参与。
断穷根,靠产业。巴音陶亥镇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打出“造血液”“强筋骨”“壮肌肉”产业组合拳,探索出一条产业培育之路。
上下同欲,使命必达。全区上下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一项项攻坚举措精准落地,一个个贫困地区生机勃发,一个个贫困家庭气象一新。
精准为要——脱贫质效双提升
晨光映照,炊烟缕缕。朝阳照耀下的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常胜移民新村十分养眼: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蜿蜒穿行,一排排靓丽的房屋错落有致。文化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等设施齐全,每一处都展示着小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曾经,村民王志玲一家4口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和其他贫困户们一起搬进了新村。这些人中,有的甚至是第一次住上新房子,他们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偏远山区,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原先住的地方交通不便,大家出去难,外面的人进来也难。如今搬了新家,我们还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买了19只羊,每年光卖羊的收入就有2万元,现在羊群已经繁殖到100多只了。”王志玲指着宣传栏前的一幅老村和新村对比图,感慨万分。
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的重点就落到哪里!
精准,像一把利剑劈开了枷锁。8年来,我区各地找准症结、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切中要点,让贫者有其业——
立足贫困地区特色和实际,找准产业链条对接点,健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特色种养、农牧业观光、精细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一系列宏观架构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成效,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红利。
攻克难点,让贫者住好房——
对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对贫困的釜底抽薪之举。按照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思路,我区把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中之重,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直面痛点,让贫者好就医——
看病不愁,贫困群众的心头重担才能卸下。我区“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覆盖全部贫困人口。采取“一院一策”,做实做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实现了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的目标。
实字当先,精准为要。从扶“面”到扶“点”,从“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内蒙古在“拔穷根”上下功夫,在“谋长远”上再发力,脱贫质效双提升。
众擎易举——构建扶贫大格局
一枝独放非盛景,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区集中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
在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白其夭村,“百企联百村”的结对帮扶企业中国工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既捐赠财物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也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村民们在帮扶企业的帮助下,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石头筑底的水坝;
达拉特旗以企地合力助推消费扶贫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特产品与市场对接,动员全旗各企业、社会力量“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持续畅通农畜产品购销渠道、持续拓展企地合力成效,为农牧民建起“家门口的市场”……
众力并、万钧举的精气神,在广阔的内蒙古大地充盈激荡。
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让各类资源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倾斜,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扶贫主体,涓涓细流汇成精准扶贫滚滚浪潮。
首都到“薯都”之间,穿梭着一颗小小的马铃薯。
乌兰察布有“中国薯都”之称,很多人都会去“中国马铃薯博物馆”打卡。在那里,不仅能知道马铃薯的“前世今生”,还能感受到马铃薯正在改变着这方水土。
位于察右前旗的京蒙合作产业园内,有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的马铃薯深加工厂,工厂旁就是“中国马铃薯博物馆”。这是由北京赴内蒙古第三批挂职团队引进的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自动薯条加工厂。
马铃薯俗称土豆。深埋在土地里的土豆,曾经确实像它的名字一样,有点儿“土”。单产低、专用品种少、销路不畅,这些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也是乌兰察布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像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这样落户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成果越来越多,为当地产业发展再添新活力。
聚沙成塔,涓流汇海。从最需要处着眼,从最擅长处入手,社会帮扶“朋友圈”不断扩大,打实综合治贫的“组合拳”,澎湃的社会力量汇入脱贫攻坚的洪流,成为脱贫攻坚富有潜力、具有活力的部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