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舍力虎村,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家家户户一方庭院、半亩菜园,一派田园景象。
柳翠华挎着一只竹编的篮子,正在自家小园子里摘菜。“这两天雨水足,省了浇地的功夫。”她笑呵呵地说。
她和丈夫曹凤明承包了420多亩土地,进行玉米、甜菜、葵花等作物轮种,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曹凤明和柳翠华夫妇在家庭小院劳作。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金泉摄
早些年,曹凤明在乡里一所中学担任代课老师,收入微薄,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35亩口粮田,年收入不足一万元。上有年过六旬的老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一双儿女读书上学,一家6口人挤在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日子过得紧巴巴。
说起成为种植大户的心路历程,曹凤明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种地是咱的看家本领,我寻思着想让腰包鼓起来,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
通辽市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称“内蒙古粮仓”。舍力虎村土地肥沃,有种植玉米的传统,曹凤明决定从熟悉的领域入手。
2002年,他辞去了代课教师的职务,和妻子商量着承包土地,进行玉米精细化种植。在亲朋好友的帮衬下,他们筹集了2万多元,承包了60多亩土地,到镇上精心挑选更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良种,采购优质肥料,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天没亮我们两口子就去地里除草,杂草薅个精光,村里说一棵草不剩,都不像田地了。”曹凤明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曹凤明种出的玉米棒大、籽粒饱满,单产高,当年种植玉米毛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靠着勤劳和韧劲,2007年,曹凤明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白墙红瓦的新房,成为全村第一个住上砖房的家庭。他承包的土地也由最初的几十亩逐渐发展为200多亩,家里买了小轿车,又在镇上置办了房产,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舍力虎村被列为高效节水示范基地,借此契机,曹凤明承包的土地全都实现了浅埋滴灌。他算了一笔账:用上浅埋滴灌技术,省水、省电、省肥、省人工,还能提高单产,一亩地能增收200元左右。随着效率的提高,曹凤明承包的土地面积又一次翻番,由200多亩增加到420多亩。
谈起他的致富经,曹凤明脸上露出了笑容:“像去年我家种的是玉米,很多人都一块钱一斤卖了,我们一直存到今年春天才卖,一斤多卖两毛八,一亩地能多卖五六百元。”
曹凤明家客厅墙上挂着黑白两张全家福,相框两侧还摆放了两本红色的荣誉证书,格外引人注目。说到证书的来历,曹凤明的母亲郑秀花打开了话匣子:“老话儿说得好,好儿子赶不上好儿媳。”老人告诉记者,多年前,曹凤明的父亲得了食道癌,手术后稍微干硬的饭菜都难以下咽,儿媳柳翠华每天4点多就起床为老人准备米粥、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起居安排得妥妥当当,忙完又和曹凤明一起下地干农活儿。这样的孝行十几年如一日,柳翠华也因此被奈曼旗妇联授予“最美儿媳”荣誉称号。
看着照片中家人们灿烂的笑脸,曹凤明感慨地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只要肯下功夫,都能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从黑白相彩色照,不只记录了这个小小家庭的生活变化,也折射出众多乡村的发展变迁。一个个像曹凤明、柳翠华一样勤劳朴实、孝老爱亲的农牧民,正在绘就一幅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蔡冬梅 郭洪申 徐跃 金泉 刘玉涵 见习记者 薛一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