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自上而下的教研指导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今年4月底,内蒙古自治区下发通知,提出建立常态化教研包联机制,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优秀教师教研团队,按每校每科3到5人的规模,组织教研员、名优骨干教师建立教研指导团队,按每月不少于1次,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驻校指导。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选聘全市优秀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和部分名师工作室成员,成立4个指导组,深入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定点帮扶指导,目前教研活动已覆盖全市所有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
为推动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自治区教研室创新教研方式,常态化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跨区域、跨学校教研培训活动,交流先进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三科教学深度研究和难点问题精准解决。今年春季学期,各地教研部门利用教研网络平台,组织内蒙古430所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三科教师参与教材解读、协助备课、教辅培训等在线教研活动,并组织征集优秀课例在网上持续展播。
上学期,自治区教研室组织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三科“示范性种子教师”代表组成调研团队,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入校调研培训指导工作,足迹遍布内蒙古12个盟市。调研指导团队深入旗县基层学校,通过随堂听课、集体备课、讲示范课、举办讲座等形式,调研指导学校三科教学工作。
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经过线上线下不间断、全方位的教研、培训,教师们思想站位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持续增强。他们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在‘示范性种子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师与授课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说明教师们的能力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了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8月13日,组织完又一轮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新入职教师线上培训后,自治区教研室办公室主任刘恒欣慰地说。
“除了大规模成体系的培训外,去年以来,自治区教研室紧紧围绕三科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学校,与三科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掌握课标、熟悉把握教材,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效果能够更好。”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赵斌说。
记者:刘志贤新媒体呈现:马铃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