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全域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长三角区域实际存在一些先发展地区和一些后发展地区。长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绝不是指长三角的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是指长三角全区域一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指长三角区域的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一起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全域一体推进现代化,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根据系统思维和协调发展的理念调整发展战略。
现代化的地区平衡:
长三角全域一体实现现代化
研究改革开放史可以发现,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一开始是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改革措施先行先试。在此理念下形成的发展战略,符合当时我国的国情,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长三角的先发展地区最早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些城市,这些地区的发展进程是:首先先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接着又利用浦东开发开放机遇率先进入开放前沿,发展开放型经济;之后又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不断加强协同创新,成为我国的科创高地。显然,长三角先发展地区的发展水平走在全国的前面,这些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备坚实基础。
需要关注的是,现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大到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其中不仅存在省际发展不平衡,就是在省内不同地区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这一区域内,一些后发展地区虽然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其现代化水平与一些先发展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根据木桶原理,整个区域的现代化进程是由短板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后发展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进度决定全区域现代化的进度。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没有全区域的现代化,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就不能算达到。
站在新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明确现代化的目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总的来看,长三角实现现代化必须以全域现代化呈现出来,相应的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重点需要更多转向后发展地区,进而推动长三角全域一体实现现代化。
“四化”同步推进的现代化:
后发展地区的现代化跨越
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四化”是一个有机协同、相互支持的系统,需要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对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来说,“四化”目标是一致的,但进程各不一样。在推进“四化”中要符合客观规律、承认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推进。
一是新型工业化。对一些先发展地区来说,原来意义的降低农业比重、提高工业比重的任务目前已大致完成。比如,长三角的一些先发展地区农业比重已经降到很低,工业比重则比较高。为了给服务业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其工业化就不能一味地进一步提高工业比重,而是要在制造业比重多年下降的基础上稳定制造业比重。其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应定位在“新型”上,更多转向工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尤其是要在实现“双碳”目标上走在全国前面。对长三角的一些后发展地区来说,则需要补工业化的课。现有一些后发展地区基本上是农业地区,工业发展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服务业比重也不高,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提高工业尤其是现代工业的比重。
二是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长三角一些先发展地区已经超过了80%。要看到的是,现代化要求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要求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要求留在农村的农民享受相应平等的权利。但在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城镇化率还不是太高。对城镇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民进城,城镇化的发展意义在于集聚发展要素。对于一些后发展地区而言,其经济落后的原因与城市少而小、城市功能弱、集聚不了发展要素有一定关系。因此,要增强其集聚要素和人才的能力,就要补城镇化的课,推进城市和乡镇的现代化。
三是农业现代化。长三角一些先发展地区的农业比重已经比较低,但对农业比重较高的一些后发展地区来说,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非常重大。新时代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停留在过去提供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范式上,而是要转向提升品质和附加值的发展范式,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农产品品质需要的同时,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四是信息化。在新发展阶段强调推进信息化,不仅要求信息产业本身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而且还要为各个产业提供高级化的信息化基础,也就是信息化为其他“三化”赋能。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在信息化上实现跨越,瞄准前沿信息技术,发展现代信息产业。
概括起来,长三角全域一体推进现代化,重点在一些后发展地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不仅要明确新发展阶段同步推进的“四化”目标,还要明确其发展的短板和重点所在,要以工业化为引领,坚持信息化赋能,补齐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短板,力争与先发展地区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融入新发展格局:
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循环
长三角覆盖区域约占国土面积4%,经济总量却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发挥重要的窗口和示范作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突破口就在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全域经济的一体化循环。
对长三角一些先发展地区来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比较高,有了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内生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只要放开其手脚,完全有能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对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来说,其现代化还缺乏内生的资源和动力,比如,缺乏创新要素、人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吸引和集聚发展的要素等。这些地区还需要继续补齐短板,找准重点发力,朝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努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中央强调,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所谓彰显优势,不仅仅是指彰显先发展地区的先发优势,还需要彰显区域一体化的优势。所谓协调联动,就是要求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在现代化上协调联动,也就是一体化联动。
对长三角一些先发展地区来说,与后发展地区一体化联动有自身发展的要求。一体化联动路径主要包括:一是产业一体化。先发展地区可考虑把新项目(主要是制造业项目)落到后发展地区,把企业建在后发展地区,把产业链延伸到后发展地区,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二是创新一体化。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空间上可以分开。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可以共同形成创新一体化新高地。三是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和信息化设施)较为落后有关,难以获得中心发展要素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要重点规划和建设后发展地区的现代交通信息设施,补齐其获取发展要素和信息流动的短板。四是优化“双飞地经济”。一些先发展地区可以到后发展地区建各类工业园区等,一些后发展地区也可以到先发展地区建研发机构,利用先发展地区的科技力量和人才,研发自身所需要的可以实现产业化的新科技。
在一体化中推动区域同步现代化,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一方面,要用好“市场的手”,尊重发展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用好“政府的手”,对区域内的要素流动和合作给予政策支持。特别是改革发展的政策应更多考虑后发展地区,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其一,长三角全区域一体实现现代化,重点在后发展地区、难点也在后发展地区。有必要调整政策思路,加大对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的政策支持。比如,可考虑在后发展地区建立“四化”同步示范区等,助力后发展地区实现现代化。
其二,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考虑到后发展地区现代化对长三角全域一体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安排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后发展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来确定其相应的限制性指标,为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其三,长三角区域各级政府需要根据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评价和考核各地发展情况。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提高政策协同性,特别是要对各地的GDP统计、税收政策、人才政策等作出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从而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其四,长三角一些后发展地区要克服“等、靠、要”思维,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思维,把重点放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更好吸引和凝聚发展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上述一体推动全域现代化的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创新,彰显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优势,是长三角高质量实现现代化的可靠保障。长三角全域一体推进现代化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要从实际出发,理性谋划、科学推进,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洪银兴 作者系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