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呼和浩特:提升城市品质 传递文明新风

市民在玉泉区一处口袋公园内散步。刘清羽摄

口袋公园有颜值,背街小巷规范整洁,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文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如今在呼和浩特,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始之于民、惠之于民的民生事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任务。呼和浩特市正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涵养人文气质,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韧性、更具魅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我们小区老年人居多,以前附近没有像样的遛弯地方,建成了这个小公园,花草树木搭配精致,有散步的小路和休息的座椅,真是太好了!”正在北垣街口袋公园散步的王忠老两口高兴地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山川河海”修复行动,大力推进绿道、口袋公园、环城生态休闲区建设,打造“多芯、绿网、百园、千景”的生态园林景观。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公园、游园322个、公园绿地近41.3平方公里,绿地率37.3%,绿化覆盖率4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72平方米。

今年,呼和浩特市按照“精心”“精致”“精细”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行动,共建成口袋公园186个,基本实现了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为了让城市更干净有序,今年,呼和浩特市重点开展了“四大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城中村、城边村整治提升行动,通过补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短板,下大力气解决脏、乱、差问题;文明交通整治提升行动,通过管车、管人、管路、管灯,有效解决城市堵、乱、慢问题;广告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对800多处楼顶单体字清理,让城市天际线更加清晰,通过对10800余处路面标语、门头牌匾整治,让公益性、正能量内容广而告之;小区物业整治提升行动,通过解决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有没有”的问题和已有物业服务质量“好不好”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的“软环境”。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坚持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市区建成区253个社区、2849个居民小区普遍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1063个公共机构、41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100%。

“我正为即将上幼儿园的儿子发愁呢,没想到今年小区周边就配建了幼儿园,简直就是及时雨。”家住丽景天下、孩子快3岁的小王如释重负。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全面摸排、提前谋划、统筹部署,确定“十四五”期间,实施老旧小区提标改造1682个,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27万户。其中,2021年计划改造333个小区、面积约466万平方米、居民5.4万户,占年度改造计划近四分之一。目前333个小区已全部完成。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呼和浩特市科学确定改造目标,合理制定改造方案,综合实施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类、改善居住环境的完善类和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类改造。同时,根据小区实际,量身打造加装电梯、适老康养、配建幼儿园、增加智能服务等精准改造内容,不断丰富社区服务供给。

山曲儿、晋剧、二人台、三句半……演唱者引吭高歌,伴奏者信手拈来。和林格尔盛乐园区文化站里好不热闹,多才多艺的乡亲们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正在这里载歌载舞。这个每周开放5天的文化站,已经组建起一支40多人的业余演出团队,文艺专职指导员和乌兰牧骑为大家进行免费培训。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以“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盛乐园区文化站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文化惠民工程及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按照一县一品、一村一韵的思路,呼和浩特市打造了托县黄河文化旅游节、和林县芍药文化旅游节、清水河县长城文化旅游节以及新城区讨思浩村“天仓节”、野马图村“庆水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提升了乡村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为实现城乡志愿者携手共建,呼和浩特市坚持打造“文明首府·志愿青城”品牌,动员市区200余个志愿组织赴农村开展理论宣传、扶危济困、应急救援、文化惠民、文明守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全市农村建立了730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到5万余人。

为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呼和浩特市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了村规民约“大家提、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守”等活动,共修订完善村规民约790余条。

目前,已经确立“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示范村135个,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900余个。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十星家庭”“守望相助好家园”“诚信户”“诚信村”等评选,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逐渐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习惯。(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刘军 李海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