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红: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编前语】近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民委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故事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了山区孩子们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他们朴实的语言,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希望,为我的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每当回想起2016年的那段支教经历,乌海市第十八中学教师张红仍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时间追溯到2016年1月20日,张红带着不满10岁的儿子出发了,她要去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毛庄乡麻永村星光希望学校支教。飞机、长途汽车、摩托车……换乘了多种交通工具,颠簸了几天时间,到达学校时,张红呆住了。教室更像是临时搭建的大帐篷,教室内没有桌椅板凳,没有取暖设备,孩子们坐在地上写作业。当张红的目光与孩子们清澈而热切的目光交汇时,她忘却了一路奔波的疲惫,忘却了头痛、胸闷等高原反应,她知道自己应该来,来得对。

第2天,张红购买了80把椅子和20张桌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孩子们。跟着张红学习的藏族学生有106个,最小的6岁。她发现,这些孩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一句都不会,孩子们无法了解更多的知识,无法与外界交流,但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去高原以外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张红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教会孩子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张红按照日常语言和课本知识因材施教。课余时间,她会给孩子们讲高原外的煲仔饭、老婆饼等食物。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表情,张红的儿子总会热情地邀请大家,“我请你们吃”。随着藏族孩子们掌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越来越多,张红的儿子和他们的友情越来越深,大家交往沟通更顺畅、表情达意更准确。

好朋友当然要互通有无。张红母子很快学会了优美的藏族歌曲,习惯了藏式美食。17岁的藏族姑娘义西卓嘎拉着张红的手说:“老师,我好喜欢您教的这些知识。我和弟弟妹妹们真想再多学一些,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多,然后再回来告诉这里的人们外面是什么样的。”义西卓嘎能说出这番话很不容易,她性格内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有点吃力。但是,义西卓嘎坚定的语气、真挚的情感、热切的期盼让张红相信,她的愿望会实现的。

短暂的寒假眨眼就过去了,张红带着写满名字、充满真挚祝福的哈达,和儿子踏上了归途。分别的时候,她强忍泪水,笑着与大家告别。她的儿子紧紧抱着自己的好朋友嘠玛索巴,直流眼泪。

回到乌海,张红将自己的所闻所感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希望更多人加入关注藏族学生的队伍里。2016年7月,经过多方努力,筹集到13万元的药品和1万多元的取暖设备,通过爱心志愿者,跨越6个省,行程4000多公里,经过60多个小时的颠簸送到了麻永村。此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陆续为学校和孩子们捐款捐物,学校建起了6间彩钢房教室。

最让张红高兴的是,义西卓嘎考上了大学。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打电话给张红说:“张老师,我也想像你一样,当一名教师,教我们家乡的孩子们学国家通用语言,让他们像我一样能够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工作中,张红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

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各民族的传统风俗,学校举办了古诗词朗诵、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演讲、传统节日风俗体验、民族服饰展览、书法绘画比赛以及民族歌舞展播等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墙报、橱窗、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春风化雨般渗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通过有奖问答、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与家庭互动,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孩子们茁壮成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爽 通讯员闫爽刘俊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