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大雪过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王爱召村银装素裹。扫雪、喂鹅……一早,李增弟就在自家院子里忙乎开了。
“在咱村养鹅,操心少挣钱多!养殖技术、找市场这些事儿,合作社全帮我们办妥了。我还在合作社打工,1个月能拿4000多块钱呢。”说起养鹅,李增弟滔滔不绝。
李增弟口中的合作社是达拉特旗田野三兄弟种养专业合作社,王爱召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进鄂尔多斯晒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发展肉蛋鹅养殖,企业无偿提供雏鹅,并定期回收鹅肉和鹅蛋,党支部和合作社共同选择有家禽养殖经验的贫困户进行试养。
记者跟随李增弟来到达拉特旗田野三兄弟种养专业合作社,未到鹅场,先闻鹅声。随着此起彼伏的“嘎嘎”声,鹅群追逐嬉戏、振羽高歌。李增弟在鹅群中随意抓起一只鹅,用手掂了一掂,“估计不下8斤。”她满脸笑容地说。
闲暇时间,李增弟跟记者聊起了她的脱贫之路。李增弟家有20亩地,靠种玉米维持生计。然而,女儿脑瘫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只能进行手术。高昂的手术费和药费支出,一下子把这个家击垮了。女儿生病离不了人,只能老伴儿农闲之余去城里打零工补贴家用。“那时候难呀,住的是土房,买完米就没钱买面……”李增弟感慨地说。
2016年,她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按照政策将其列入易地扶贫搬迁户,老土房变成了50平方米的新砖房。“党的政策太好了,我闺女吃药能报销,上学有助学金,我们老两口还有营生可以做。”李增弟笑着说,“去年,老伴儿突发心肌梗塞,我以为这次治病又要负债累累。没想到,手术费给报销了90%,自己只花了4000块钱。”
“要我说,李增弟家能稳定脱贫,今年还能致富奔小康,‘鹅’的功劳最大。”村党支部书记连梁乐呵呵地给大家算起了账,1只鹅1天喂养成本0.3元,3天下一个蛋,鹅蛋每个卖3元,鹅肉每只可卖60元左右,养殖肉蛋鹅100只,纯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贫困户还能以每人2000元的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去年每人分红收入达到2700元;合作社优先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产业扶贫可谓扶到了点上。“锅子满了,才能有汤有料。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是抓村带户发展产业,让农牧民真正融入到产业链中,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有效持久。”达拉特旗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闫海军一语中的。
[链接]
我区认真组织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细化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村逐户全面排查摸底,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2019年,我区实现14.1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67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圆满完成人脱贫、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施佳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