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我们依然可以长发飘飘,美丽动人!”
为了缓解全市临床用血紧张的局面,赣州市肿瘤医院一百余名医务人员撸起袖子无偿献血。他们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是最有效的防护;众志成城、患难与共是最有力的阻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广大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科学有效地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全省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我市迅速调度全市医疗资源,集中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专业医护人员共2247名作为主力队员,同时组建市县后备队员,全力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战斗的号角已吹响。一群群白衣战士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
“我有抗击非典经验,我不上谁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懿建带着战友们日夜奋战,20多天没有陪伴年幼的孩子。2月11日,作为全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他在出征前郑重承诺:“我一定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牢记初心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带领整个团队平安归来!”
“这仗我们不打,面对不了自己。”信丰县小河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郭玉婷、药剂师廖风云、影像技师肖梅仪三个90后女孩集体推迟婚礼、取消婚假。她们心里有纠结、有遗憾,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将白色婚纱换作另一袭白衣,与同事并肩作战。
一份份请战书递交给党组织,一个个“逆”身影留在战“疫”最前线。他们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收起牵挂、放弃休假、抛下困难,心中坚守同一个信念,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特殊的战斗,需要热血沸腾的冲锋陷阵,也需要精准研判、专业操作、密切配合。
我市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个集中”的原则,安排强有力的医疗力量和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救治,确定了3家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在47家医院设立发热门诊,第一时间管控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市县两级组建38支医疗防控专家团队,在此基础上,细化和完善了6个市级成人救治专家组,1个儿童救治专家组,1个医院感染控制专家组,1个决策专家组,并协调3名省级专家长期驻点我市进行指导。同时,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进一步加强患者初筛;组建市级医疗救治突击队,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组建由53名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会诊微信群,密切关注每一位确诊病人的病情进展。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贴心规范的治疗,让我感觉到温暖和安心。”章贡区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周先生,为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点赞。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承担了全市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及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该院迅速搭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院领导吃住在医院靠前指挥,党员突击队进驻重症ICU病房、呼吸隔离病区等最危险的“红区”,影像科、检验科等“前哨”科室24小时不间断提供精准诊断。从预检分诊工作前移至医院大门口,到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从就诊人员采血和标本护送,到防控物资的储备配送、医院的保洁消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无缝衔接。
“最大心愿是,确保每一位在ICU的患者能平稳度过危险期,让他们的家人能够放心地安然入睡。”在抗“疫”日记里,该院ICU病房护士长赵文琦这样写道。顾不得厚重的防护服,顾不得护目镜硌出的伤痕,顾不得因多次消毒而变得红肿的手指,更顾不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赵文琦和战友们每天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挑战着极限。他们全副武装披着蓝色“战袍”的样子深深铭刻在患者们的脑海里,那一抹逆行“风景”,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五院蓝”。
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承担着全市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该中心迅速组建了3个应急分队,组织急救人员反复操练,明确转运规范和转诊流程,严格车辆消杀要求和急救人员防护,同时与各医院就转运交接事项反复沟通,构建起反应迅速、安全快捷、优质高效的转运绿色通道。
凌晨3时30分,将一名重症确诊患者小心翼翼搬上急救车后,该中心护士刘妍和陈衍斌开始了忙碌,开心电监护、微量泵注射、上呼吸机、静脉输液……不一会,他们衣物已经湿透,黏着身上,冻得上下牙直打架。清晨7时,终于到达南昌指定医院,一路小跑将患者送进隔离病房,办理交接手续、清洗消毒车辆、脱防护服、双手消毒……又是一阵忙碌。这期间,从头一天白天开始连续作业24小时未歇、头晕恶心的刘妍没忍住,对着垃圾桶呕吐起来、边吐边哭……
每一滴汗水,都是为生命的全力以赴。每一次逆行,都为守护万家安康。我们见证了广大白衣战士的忠诚、担当与大爱。因为这一群人,我们汇聚了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当一双双手紧握在一起,当一颗颗心凝聚在一起,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