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鄂蒙联合报道】疫线“春”来|战地歌声

3月8日早晨,交接班时间,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的护士谢小会,给湖北的护士姐妹们唱了一首《你的眼神》,以此来表达节日的祝福。

在新冠肺炎治疗点,内蒙古的医护人员和湖北的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要靠语言和护目镜后面的眼神,他们彼此能够看到的,除了防护服上的名字外,也只能是眼睛了。

而歌声,在这个时候成了表达“战友”情感的载体之一,胜过万语千言。在“抗疫”一线,无论是武汉还是荆门,无论在上班的车上,还是医院的病房、驻地的宿舍,经常会响起动人的歌声。

内蒙古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甚至采用“话疗”的方式,来进行心理治疗,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其中,草原歌曲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歌曲能治病吗?不能。毕竟歌曲不是药物,和治疗本身没有关联。但是,在病房里,患者面对新冠肺炎病毒,心理上十分恐惧,总有“生死未卜”的紧张情绪,并且更多的时候是向更坏的方向考虑病情,更有一些患者自暴自弃,放弃了治疗,一心奔死。这时候,心理安抚便成了治疗的“前奏”。

当患者被歌声吸引,开始喜欢一首歌,注意力就会从沮丧、恐惧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医护人员“乘虚而入”,便能够打开患者心结,带动患者进入正式的治疗程序。因此,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常常会因势利导,将心理疗法引入医疗实践。

湖北的患者听不懂蒙古语,但是他们喜欢蒙古族歌曲。当他们在病痛折磨的烦躁中抬起双眼,看着护目镜后面的关心的眼神,看到防护服上用蒙古文和汉文书写的名字,听着悠扬舒缓的旋律,很多人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病情。

于是,便有了患者治愈出院时,对内蒙古医护人员深深的鞠躬的场景,便有了“战疫”胜利时“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陪你一起看草原”……

湖北省疫区,被视为“战场”,医护人员的出行,被看作“出征”。“战场”上不见硝烟,却有生死相搏,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病毒,导致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感染,能够证明“战斗”的残酷性。

用白衣做战袍,投身战场,舍生忘死,可谓悲壮。“战地”歌声在紧张的搏杀中响起,为这悲壮增添了必胜的决心和勇气。白衣战士勇敢向前,前方病毒肆虐、无影无形,他们心中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歌声唱给病人,是医疗救治的需要;歌声唱给自己,是激励自己的需要;歌声唱给“战友”,是凝聚力量的需要……此时,歌声已经成为“心理战”的重要武器。

历来的战场上,从来不会缺少歌声。

二战时,在德军的围困下,列宁格勒音乐厅一直没有停止过演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笔,在德军的炮火连天的轰炸下写下了著名的《第七交响曲》。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至今仍广为传唱……

如今,“战地”歌声在荆楚大地唱响,鼓舞着士气,振奋着精神,在白衣“战时”疲惫不堪的时候响起,在他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响起,在安抚病人的时候响起……

距离疫情结束的时间不会太久了。凯歌奏响时,我们平安回家!(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