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很多企业可能赶进度、赶产量,这些做法可能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对此,应急管理部将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集中复工复产是安全生产的高风险期,风险叠加、隐患积累,应急管理部将采用先进的监管手段来防范风险。
当前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势头继续巩固,与此同时,各地企业复工复产也在加速推进。面对防疫安全和生产安全多种压力叠加的情形,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加考验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
日前发生的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件就被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可谓教训深刻。有媒体梳理发现,近期全国共发生了21起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表明,疫情防控期间,生产安全和防疫安全一样,都容不得半点大意。
相较于平常状态,当前生产安全受到更多外部因素的掣肘,不确定性更大。比如,就监管而言,相关部门和政府的一部分精力需要放在疫情防控之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形成安全监管的失衡。而对企业来讲,这个特殊阶段的安全生产也同样面临更大的压力。比如,一些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得不赶进度、赶产量;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人员未完全到位,不排除个别安全岗位可能暂时面临空缺。这些特殊状况,都对生产安全的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监管端来说,除了要推动落实日常化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此时更要在监管的精准性上下功夫。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对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商贸等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包括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院、隔离点等重点场所,精准施策,强化过程的监管,也就是事中监管,重点排查风险,及早发现隐患,督促整改。
当然,这里的监管,不只是安全督查、检查,还应该包括具体的服务和指导。企业到底哪些环节不过关,哪些环节存在隐患,监管部门也应该和地方政府一起,给企业安全整改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同时,配合好企业复工复产的需要。总之,此时的安全监管,更要讲究下沉和有效性——既要避免不必要的干预给企业复工复产形成障碍,也要切实避免监管走过场,把该有的安全机制落到实处。
对企业来讲,此时更要防止侥幸心理,不能把复工复产凌驾于安全生产之上。一方面,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该有的安全生产机制、程序、资源保障,必须要有;另一方面,此次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部分行业或将加速洗牌,但也要看到这是企业优化生产环境、提升生产效能的窗口期,或可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机制改造。像今年一些重点行业就将全部推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企业或可提前配合布局。
一手要保防控安全,一手要保生产安全,这对监管部门和企业来讲,都是一次安全保障的压力测试。平衡安全机制落实与生产秩序恢复,平衡防控安全与生产安全,需要各个主体各司其职、高效配合,任何环节都应该打起精神。当然,在特殊考验之下,日常化的安全生产漏洞和缺陷可能被放大,只要勇于正视、及时改进,也可能转化为安全保障体系优化、补漏的契机。
(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