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丰在查房
秦丰(左一)和战友潘宏达在一起
包头四医院出征湖北的7名队员(秦丰左三)
秦丰的生活照
秦丰(左一)在查房
“刚下班回到酒店,正准备吃晚饭。”秦丰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
此时,是3月13日21时15分。
秦丰一边打开餐盒吃饭,一边回答着记者的电话采访。
他说,这里做的菜和家乡的味道不一样,还是老家的羊肉、烩菜好吃。他又说,这里的天气很潮湿,真不如咱们那儿清爽……
从来时的不习惯,到现在的已适应,47天时间里,秦丰实现了诸多跨越。他第一次戴尿不湿、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重症患者、第一次在外当起了战友们的“家长”……
他说:“这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锻炼了自我。”
秦丰是包头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今年40岁。
1月27日,得知驰援湖北的消息后,身为共产党员的秦丰,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值此危难之时,我自愿参加本次战‘疫",服从组织指挥,全力以赴,保证打赢这场生死战!”他用劲地在这张A4纸上按下了红手印。
当天,他的请求得到了院党委批准,他被任命为包头市第四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也是内蒙古驰援湖北的第一批医护人员之一。
1月28日出征前,他带领6名队员向党组织承诺:“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辱使命,保证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ICU医生,秦丰和其他6名队员被分配到湖北省荆门市所辖钟祥市同仁医院。这是一家县级医院,条件简陋,人员紧张,物资短缺,却承担着156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任务。
他在重症组工作。上班第一天,防护服、护目镜、头套、双层手套等,他足足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才把这些“装备”按规定穿戴成功。
当天,他参与了50多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强度之大,前所未有。他说,“在重症监护室里还好,因为我有13年的工作经验,但为了防止二次感染,脱防护服的时间就用了半个多小时,这确实把我累得够呛。”
累,也得坚持;憋,更得挺着。穿上防护服,呼吸不畅,有汗不能擦,渴了不能喝,憋闷导致头晕、恶心。一个班至少4个多小时,只有坚持,再坚持。他说,“幸好我走时带了不少尿不湿,否则再憋,也不能上厕所。”
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秦丰敏锐地观察到,一些患者心理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病痛本身。于是,他一有空隙时间,就去病房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一次查房时,秦丰看到一对70多岁老夫妇情绪低落,不停地唠叨着儿女,思念又抱怨。秦丰主动走到他们床前,展开思想“战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们的儿女没办法前来照顾你们,我们就是你
们的儿女,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说。”几次下来,这对老人就恢复了平静。之后,只要一见到秦丰,两位老人就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进一步增强医疗队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内蒙古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秦丰被任命为包头市临时党支部书记。这样,在全力救治病人的同时,秦丰在一线又积极开展党支部各项工作,组织支部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有关政策,耐心细致地帮助队员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大家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他的影响下,包头市医疗队13名医护人员火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持续紧张又超负荷的救治工作,使个别年轻队友的情绪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医疗队队长的秦丰,果断采取措施,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分别谈心,给予关爱,从饮食起居,到各种注意事项,他每天过问,一一叮嘱,成为了队友心中的“大哥”。
队友张亚男护士说:“这些天来,秦大哥就像家长一样,给我们买暖宝、电热毯、方便面等各种生活用品,生怕我们受到一点儿委屈。”
年轻党员、26岁的队友潘宏达医生介绍说,秦大哥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在工作上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说:“尽管每天的工作特别累,但秦大哥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时刻激励着我们年轻医护人员继续前行。”
3月7日,钟祥市同仁医院的156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秦丰紧绷了一个多月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他想踏踏实实睡个懒觉;他想和9岁的儿子视频通话;他想听听父母和爱人的声音,可是,就这么点儿小小的心愿,在当时却难以实现。
当天接到指令,秦丰和战友们又得转移到钟祥市人民医院,继续战斗。“好在这里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少,我才能有喘息的机会,与家人联系。”他说。
父母的理解、妻子的支持、儿子的等待,正是这些强有力的后盾,再加上他始终秉持的共产党员的信念,驱使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春暖花开,阴霾渐去。电话那头,一向坚强的秦丰,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我想儿子了,特别想。”
嘟嘟,嘟嘟,他挂断了电话。(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向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