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牛产业”让全村人摆脱贫困

每天太阳刚升起来,刘锁就赶忙起床,给牛舍里的14头牛添加草料。自全家4口人搬进了新房,养上了“扶贫牛”,刘锁的心里踏实了,笑容也多了。这一切的喜人变化,刘锁说是易地搬迁带来的。原来,2016年,因“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刘锁和全村143户416名群众在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搬迁过来并住上新房,开启了新生活。

“以前,嘎查只有10户住砖房,很多村民守着危土房过日子。”看着眼前畅通整洁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砖瓦房,嘎查书记黄金宝不由得发出感慨。

住房条件差,产业底子薄,就是巴彦忙哈嘎查过去的真实写照。如何解决当地贫困症结,让全村人摆脱贫困?

因村施策,尊重群众意愿很关键。“易地搬迁的农牧户都是自愿的,均是签了协议的。”黄金宝介绍说,住房问题一直制约着嘎查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契合了嘎查的贫困实际。

动土、修路、建房……经过了一番热火朝天的施工,一年后,124座混凝土浇筑的砖房院落整齐排列在村民面前。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辈子都不敢想!”贫困户刘锁说,老伴患有慢性病,干不了农活儿,小儿子还在读大学,为了养家,他只能长期在外打工。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还通过一次、二次产业扶持发展养殖业,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贫困户的帽子也摘掉了。

为了让每个村民住得安心,嘎查还为每家每户新建80平方米的棚圈、1200延长米的院墙,并配备了大门、深水井、净水器、厕所等配套设施。整个嘎查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让村民安居并乐业,成了巴彦忙哈嘎查搬迁安置后的头等大事。嘎查耕地面积少,草牧场多,村民常年种玉米、青豆,地里刨粮,糊口都难。经过一番考察和讨论,在全旗“做牛文章”的产业政策引领下,嘎查决定带动村民发展养牛产业。2017年,投入16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为每个贫困户购买1头基础母牛;2018年,实施二次产业,再次购买225头基础母牛,达到产业全覆盖,扶持村民购买牛保险,通过帮扶单位旗就业局开展养殖技术培训……一步步铺就嘎查脱贫致富新路子。

“贫困户的基础母牛累计繁殖了800余头,现在整个嘎查都没有无畜户。”黄金宝介绍,2018年,巴彦忙哈嘎查村民年均收入超1万元,80户22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嘎查退出贫困村行列。

“党的政策真好啊!我家现在靠着养牛和养羊,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以后我们还要努力往前打拼,一起奔小康。”不再“等靠要”的脱贫户李长发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说话也比从前更有底气。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还会继续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多开展养殖方面的技能培训,让农牧民多掌握科学养殖技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驻村第一书记包文林说,嘎查专门成立了后期管理跟踪服务队,监测产业发展状况、提供相应技术服务,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仅仅3年,巴彦忙哈嘎查旧貌换新颜。新房子盖起来了,挣钱的门路多了,群众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不愁了,贫困群众个个笑逐颜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高敏娜实习生 塔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