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植树造林为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献上一份绿色“厚礼”

五月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业局到处涌动着植树造林的热潮,育苗基地的大棚里树苗已经培育好,甘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新栽植的云杉苗迎风而立,“甘河生态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

“中间间隔三米距离,把线拉直!坑要挖的深一点,保持水分能够被根系充分吸收!”“好嘞!”在距离局址11公里外的甘东管护所生态功能区29林班退耕还林现地,鲜红的党旗随风飘动,身着迷彩服的林业局干部、职工们有的铲土、有的扶苗、有的踏实、有的浇水.....

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绵延数千里大森林里的伐木声戛然而止,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宣告全面停止,标志着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是自治区已垦林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试点工程起始之年,为兴安大地添新绿的“春种图”已在甘河林业局拉开了火热的大幕。

甘河林业局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准确把握现代林业总体要求,坚持防“红”种“绿”,统筹抓好退耕还林和森林防灭火工作,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投入到退耕还林工作中来,矢志不渝为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献上一份绿色“厚礼”。

“今年上级给我们的育苗计划总量450万株,育苗面积50余亩,育苗生产从4月18日开始,预计在5月15日前能完成作业。现在有70多人在生产作业,这边在培种装杯,大棚里在移植装杯,那边在播种浇灌......”“你看这些是林业局为美化环境而重点培育的景观花卉,这个品种的玫瑰特别耐寒,很适合咱们林区!”甘河林业局苗木中心主任宋绍良介绍说。

温室大棚中,几名职工正将装满苗木的托盘装进皮卡车内。“休息一会吧!”“没事儿!我再把这箱苗装满。”甘源管护所青年女大学生职工边雪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儿,将容器苗放入箱内。“我们这几天都在苗圃调苗作业,把这些种苗运往远山管护所深山中栽植!”边雪莹笑着说。

“加把劲,树坑再挖深些,别窝苗根儿。”林业局组织部干部冯迪擦擦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嘱咐着同事。一场细雨过后,甘河岸边清新秀美,远山苍松滴翠,蓝天白云朵朵,在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干部职工正挥锨整地、挖坑植苗、提水浇灌、点绿播翠,一片忙碌景象。

“今年我局有3430亩退耕还林任务,山上各林场干部职工也都投入到补植补造、灾后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等造林任务中去。我们还严把规划设计关,聘请或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并严格依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还制定出台了《造林考核办法》,形成了建设、监管、承建三方齐心协力抓质量的合力,栽啥树、怎么栽、栽多少,都以规划设计作为施工依据,同时严把苗木质量关,确定专人现场把关验收,坚决杜绝等外苗、损伤苗和不合格苗进入造林地……”这个局营林生产科科长吕学伟向记者介绍说。

“找准点位,量线垂直!”“好,挖吧!”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头深入所在支部和包片单位退耕还林现地义务植树和技术指导。种下的是树苗也是责任,为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营林生产技术人员在现地进行技术指导。不远处,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赫然入目,青年职工、志愿者还有森林公安局干警们忙碌在植树现地,身着迷彩服的“女将”们拉线量距、培土栽树、运水浇灌,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春风拂面,放眼望去,一棵棵新栽树苗迎风挺立,蔚然成林,已焕发出盎然生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惠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