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草原时评】对待新闻的反转需理性判断

近日,“南京大学生偷外卖”在微信圈可谓赚足了眼球,尤其是深藏其中的诸多背景因素,让众多网友硬是不断通过脑补,进而在早期就演绎出了一部悲伤而凄凉的“苦情剧”,结果不出所料的是,当真相出现的时候,种种反差还是让我们大跌眼镜。原有的“知名大学本科生,为了他准备考研,家中3个兄妹都辍学”等信息,而现实却是此人毕业于湖南衡阳某大学,已在南京工作,有固定收入,二姐、三姐在北京、海南工作,偷盗外卖仅仅是出于报复和占小便宜心理。

当新闻反转之后,公众对待此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原先的同情转为鄙夷,原先的悲悯转为嘲讽,这件事情也成为舆情消费的典型案例。尽管我们对这种反转已经见怪不怪,但追溯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有分析结果公布后的公众反应,依然有可待商榷之处。

毫无疑问,现在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都是带有一定的标签化体验,这种现象比较常态且不可轻易改变,而许多擅长此道的媒体人也会巧妙地利用这一点,进而带动着公众的情感倾向,如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前期的信息判断并不准确,因此媒体人就会利用“知名大学”“考研”“辍学”等关键词,进而以此为切入点,对现行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进行广度的分析和拓展,这样就极易调动人们的同情心,尤其是再结合资助体系的某些不公平与不完善之处,自然能够大做文章,这样公众的期待视野也就得到了满足,如此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情,而更多留心和思考的是救助体系,在真相公布之后会明显发现,媒体人的笔端又转向另一个舆论焦点,即是同情不能替代法律,“偷”是要付出法律的代价,无论怎样,“偷”背后的诸多原因,都不能成为博得同情的合理借口,这种借题发挥的引导自然又会博得人们的关注。

现今社会的新闻事件,可称得上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要想判断事件的真相,不被媒体人带偏,还需要公众有独立的判断意识和理性的思考余地,而这一点,也是我们亟待去推行的,唯此,方可提高全民对待新闻的“智识”,进而推动舆论信息的正常进步和发展。(王美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