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手机成“新农具” 直播成“新农活”

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 ——电商为大杨树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能量

记者付饶孟健

天蓝水碧,沃野千里。近日,采访团一行驶离鄂伦春旗诺敏镇,前往大杨树镇。一路上,远山迷蒙,刚被雨水浇洗过的浓翠的树木,很养眼。麦田在雨水的润泽下,灿然如许,远远近近的,深深浅浅的绿漫过眼帘,倦意荡然无存。

大杨树镇在甘河北岸,百年前是无人之地。最初以两棵大杨树作为经商地点标记进行商品物资的交易;一些利用河流放木排和购买木材的汉族人偶尔路经此地,也以此作为停排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因此得名“大杨树”,并延续至今。

如今,在这个小镇,“直播+电商”正悄然兴起。在这里,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直播正成为“新农活”,电商给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新的能量,既方便了消费者,也让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走出去。

在大杨树镇电商平台线下体验馆内,各种农副产品、玛瑙饰品、民族手工艺品让人应接不暇。据介绍,该馆建设于2017年5月,总面积210平方米,目前共入驻企业20家,产品300余种。同年10月,京东商城——特产中国鄂伦春馆线上商城正式上线,产品主要有各类菌蘑、芸豆、卜留克、传统酸菜等。2019年,大杨树电商平台京东“鄂伦春馆”“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年销售达到100万元以上。

在体验馆内,记者注意到,除了各类商品外,展架上还摆放着一些展牌,上面标有当地各类应季农副产品和购买方式,这些农产品的主人都是当地的贫困户。

“京东线上平台的入驻要求比较高,我们当地很多农产品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达到入驻资质,为帮助贫困户解决产品滞销问题,增加收入,我们会通过线下农产品大集和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销售,年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以上。”大杨树镇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楠说,当地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都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平台帮助贫困户宣传销售,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常常一抢而空。

在快手直播间里,大杨树镇包源村党支部书记王亚杰正热情地向网友介绍无公害农产品。直播过程中,王亚杰看起来不是很专业,直播之前没写剧本,只是口头给大家介绍农产品,其余的完全靠临场发挥,这种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给村民们带来了足够的新鲜感。她也希望这种直播销售能打造出更多的本土“网红”。

对于村书记变身“带货网红”的身份转变,王亚杰笑着说:“有的网友开玩笑称我为‘全亚洲最漂亮的女村官’,我还蛮开心的。”她说,包源村目前掌握网上销售技能的农户还很少,网销人员占比非常低。下一步,将对有网上销售意向的农户进行培训,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