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刚嘎木仁:草原上的“笑磕钦”

刚嘎木仁

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草原上流行着一种类似于相声的演出,由两人或一人,以说学逗唱的表演形式,讽刺鞭笞假丑恶,歌颂真善美,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教益和启示,这种表演,蒙古人称之为“笑磕亚热”,而从事这种表演的人便被称作“笑磕钦”,刚嘎木仁便是草原上最著名的“笑磕钦”。

刚嘎木仁1942年出生在大兴安岭的一个小山村里。山村的生活虽说清贫,但乌力格尔(蒙古语说书)、好来宝等各种民间说唱艺术还是会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刚嘎木仁的父亲和外祖父都会说乌力格尔,所以家里也经常请一些民间艺人聚会。每到这个时候,街坊四邻就会聚拢到他家。为了给大人们腾出座位,外祖父经常把孩子们轰到屋外。为了听乌力格尔的故事,小小的刚嘎木仁就偷偷地躲在衣柜里聚精会神地欣赏。他脑子好,听了还能记住,然后添枝加叶地再说给别人。村里人都说这孩子聪明,今后准能有出息。上小学五年级那年的春节,村里闹红火,让他出个节目,他就编了个相声《接姥姥》,领着弟弟上台就演出,获得乡亲们的喜爱和称赞。《接姥姥》是他第一个创作的节目,讲一个小孩接他的姥姥,他们互相不认识,坐车的时候小孩为了抢一个老太太的位置,闹出了很多笑话。回家以后才发现,被他抢了位子的老太太正是他姥姥!节目虽然简短,但能看出刚嘎木仁从小对相声的喜爱。

上了中学以后,刚嘎木仁依然是个相声迷,有一次学校举办晚会,他想把《接姥姥》再演一次,把稿子给了老师,老师看后很高兴。没想到正式演出的时候,老师却安排另外两个学生表演,没让刚嘎木仁上,这对他打击很大,那时他心里暗下决心:“我刚嘎木仁还小呢,我就不相信我成不了说相声的演员。”从此,他学习更刻苦了,尤其对写作课。这样,他的不少作文经常上学校的黑板报。几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这时,“笑磕亚热”这种曲艺形式开始流行起来。演出中辛辣的语言,散文与蒙古族谚语、俗语、谜语的结合;对比,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刚嘎木仁,使他逐步明确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所以,钻研和创作“笑磕亚热”便成了他课余最大的爱好。

1961年,刚嘎木仁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广播电台。第二年,广播电台组织了内蒙古第一次“笑磕亚热”的录音会。在这里,他找到了“终身搭档”玛希毕力格,二人将他编译的《打电话》搬上舞台,广受好评。随后,刚嘎木仁又创作出单口、对口、群口“笑磕亚热”:《赛诗会》《皮姆先生酒后吐真言》《人民的胜利》《找舅舅》《女队长》《糊涂县官》《民歌手》等。

然而,当时的广播电台还没有力量录制更多的“笑磕亚热”节目,一心追求表演艺术的刚嘎木仁不得不在1962年被调到阿拉善右旗乌兰牧骑。当时的乌兰牧骑只有12个人,他除了说“笑磕亚热”,还要学唱歌、学跳舞和学四胡、三弦等。当然,他的主打节目还是“笑磕亚热”,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寻找当地的民间传说与生活故事,创作出新的“笑磕亚热”段子,演给一户户的牧民。那时候,牧民们非常喜欢看乌兰牧骑的节目,因此演出时间往往长达3个多小时。他们队只有两个男演员,每次演出他都是说完“笑磕亚热”,就跳舞,再演器乐合奏。场场演十几个节目,等演出结束,满身都是汗。

条件虽然艰苦,但那段生活却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乌兰牧骑,他一待就是16年,他先当演员,后来担任了阿拉善右旗乌兰牧骑队长。他边演出边创作,结合汉语的相声、快板、对口词等优秀节目,创作出一大批广受牧民欢迎的“笑磕亚热”作品。

1977年,内蒙古广播电台在改革中迎来了发展机遇,需要大量的自办节目,所以刚嘎木仁在参加了第二次“笑磕亚热”创作录音会后,重新调回了广播电台,成了专业的创作人员。这期间,他除了演出录制“笑磕亚热”以外,还创作了叙事民歌《东山哥哥》《东胡尔传》《刚莱玛》《宾图王》《万花》《王喜生》等,出演了电视剧《生活秀》。不同艺术形式的实践丰富了他的“笑磕亚热”创作。那些日子里,刚嘎木仁忘我的工作作风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1998年,正值录制内蒙古电视台春晚之际,他的妻子意外得了脑血栓,他将妻子送进医院后,就急忙赶到春晚录制现场,一连3天都顾不上陪床。当他走出录音棚的时候,突然在电话中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他的哭声震惊了身边的同事。第二天,他的胡子和眉毛一夜间掉光了,当时他并没有察觉,直到孩子告诉他的时候,他才感受到悲痛力量的强悍。

二十一世纪初,刚嘎木仁退休了。但他仍然为“笑磕亚热”的发展与传承忘我地工作着,他先后创作并表演了上百部“笑磕亚热”段子,写作出版了两部论述“笑磕亚热”的专著。在创作、演出众多优秀段子的同时,他还多次组织全区“笑磕亚热”创作和录制活动,把蒙古民族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最偏远的农村、牧区。

2015年,内蒙古电视台为他举办了专场演出,73岁的刚嘎木仁亲自登台演出了他创作的11个节目。不久,他的朋友又给他组织了“跨世纪笑星的一百零八个笑嗑”演出,还出版了DVD。

从事“笑磕亚热”40多年以来,刚嘎木仁的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的50余个奖项。2012年他正式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笑磕亚热”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培育下,内蒙古涌现出了旺琪格、贺希格布仁、包阿古拉、那玛玛、娜仁花等30余名“笑磕钦”,确保了这门艺术后继有人。

在口述史节目《爱在内蒙古》的采访中,刚嘎木仁谈到“笑磕亚热”艺术在传承中遇到的坎坷和困难时,仍然对这门蒙古族独特的曲艺形式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虽然,‘笑磕亚热’还会有困难和曲折,但是,最后的前途还是光明的,我相信我们笑的艺术肯定会发展。广大牧民喜欢,这就是保证。大的环境变了以后,这小的环境就好变,小的事情就有前途了,所以我们的前途光明,有奔头。这样下去,老汉我还要努力!继续活下去,继续奋斗下去!”(文/李悦 王新民)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