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让新能源汽车更好驰骋

【现象】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对换电模式予以倾斜,换电站也作为新基建的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充电模式的拓展,还是换电模式的应用,技术进步为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瓶颈提供了可能,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驾驶体验。

【点评】

从无到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目共睹。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从外观上的“时尚范儿”,到操作上的“科技范儿”,第一次开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员往往能收获不少惊喜。然而,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毕竟,比起风驰电掣的起步,普通消费者更看重的还是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耐用性、实用性和便利性。只有消除续航困扰,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得到局部缓解。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居全球第一。但是,充电模式也存在不少短板。一方面,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在充分满足车主充电需求上尚有距离;另一方面,受限于车位数量少、电能容量小、充电时间长,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不佳。既要“装得上”,也要“用得好”,充电模式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于充电模式,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换电站449座,主要应用于出租车、物流车、分时租赁等营运车辆领域,正逐步向个人使用领域延伸。在北京,出租车采用换电模式后,日均订单数量增长了25%,运营里程提升了38%,司机收入增加了30%。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通过剥离出电池资产,既能降低购车成本,也有助于打消质保顾虑。只不过,由于换电站建站成本不菲、维护成本太高、站点选址偏远,再加上电池型号不统一、不兼容等因素,推广普及换电模式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可以说,充电模式与换电模式各有优劣。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上,“慢充为主,快充为辅,鼓励换电”的解决方案正在初步形成,不少地方开始尝试新的模式。比如“私桩公用”,探索城市合伙人模式,运营商可以降低建桩、电网投资等成本,用户也可以摊薄充电费用,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汽车的里程难题有望进一步化解。

一次远途,既需要迅疾的加速,也需要经久的续航。期待更令人满意的续航方案,让“绿色、智能、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在前行的道路上更好驰骋。(程雨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