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包头石拐区:生态“高颜值”发展“有气质”

初秋,沿康庄大道、包石一级公路、石五二级公路,从石拐区喜桂图新区到老工业区、五当召景区,所到之处,蓝天白云,植被层叠,高低交错,绚丽多彩,芳香夺人,直抵天边,好一幅绝妙的多彩风景图……

近年来,石拐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文旅立区、产业多元兴区、质量效率强区”“加速融入主城区,打造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生态+”产业,融入到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效。

石拐区相继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全国创建绿色化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等几十项荣誉……绿,俨然成为石拐区的底色。

“煤城”蝶变“美城”

在石拐区大德恒街道后营子新村,每晚7点“雷打不动”,心悦健身队队友们聚集在村广场跳扇子舞。

“新农村建设,不仅实现了村民楼房梦,改善了居住条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我们更愿意每天出来扭一扭、唱一唱。”队员张阿姨聊起变化时眉开眼笑。

“生态环境变美,让居民收获了绿色幸福感。城市的巨大变化,居民由衷地为美好家园点赞,大家经常引以为豪地向亲友发出旅游邀请……”大德恒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泽宏说。

“现如今,到石拐,震撼不已,天蓝、地绿、水清、城靓,让人一改过去煤黑的印象。”久居城市的人们走出家门,来到石拐区休闲、爬山、写生、旅游,他们惊喜地发现:石拐区今非昔比,满眼翠绿、满城是景。

“咔咔咔……这里风景真美,多拍些照片,回去后,让更多朋友知道这里的风景优美。”日前,来自北京、深圳、澳门、香港等地的50多位著名摄影家,走进五当召景区开展采风创作活动,这里悠久的古迹、秀美的生态瞬间成为摄影家的聚焦点。

天蓝、地绿、水清的背后是石拐区干部群众的日夜付出和风雨兼程。

石拐是蒙古语“喜桂图”的音译,意为“有密林的地方”。石拐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开发煤炭资源的地区,煤炭开采历史长达300多年,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和中央驻区企业神包矿业公司战略转移,石拐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2011年,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被列入全国67个资源衰退型城市。重现喜桂图景象是石拐人心底的梦。

“2003年,我来石拐区护林,当时地上不平、地下采空、荒山秃岭,远远望去,周围的山都是灰灰黑黑的。这些年,山坡越来越绿,每年到了10月份,山榆红、桦树黄、油松绿,风景美极了。”石拐区护林员王虎根眼里呈现的,正是地区几十年生态变化的缩影。

“如今,地区每年都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景色美了,引来很多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狍子、狐狸、獾子等野生动物频现城乡。”石拐区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王芳说,据不完全统计,石拐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1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共有20种,包括雀鹰、秃鹫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中,包头市石拐区、石拐区五当召镇榜上有名,正式成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荣誉的背后,是对这座城市综合环境的又一次肯定。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昔日的美好愿景如今立体呈现。随处可见的那一抹绿色,让石拐区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颜值”刷新“气质”

城区绿了,环境美了,这是人们如今对石拐区最直接的感受。这其中的背后,是石拐区干部群众发扬“肯吃苦、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的新时代矿山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定力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石拐区累计投资6亿余元,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20余万亩,并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实施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修复植物开发项目,加大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物种培育和应用,有效推进植绿护绿;

深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有效促进了草原生产、生态功能的恢复;

扎实推进“264”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城区文明形象、全域旅游品质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目前,地区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5.2%,位居包头市之首,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63%,城市整体形象跃步提升,美丽新石拐有颜值风景如画。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

按照“一体融入、两区协同、三带发展、五网会战、六园支撑”工作布局,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标准调整优化城市规划;

一体推进喜桂图新区、老工矿区、农村牧区、园区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快形成生态环城、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新格局;

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城乡联动上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持续塑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新姿态……

8月5日,石拐区委十三届十九次全会发出提升城市“颜值”“气质”的最强音,传达出了地区向“生态+”发力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石拐区围绕转型升级、融入主城、普惠共享、文化涵养、生态建设等目标,细化重点工作和任务,成立27个专班推进落实,全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自然山城、活力智城、魅力新城。

当前,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深挖矿山、红色、民俗、长城、蒙藏等多元文化,打造五当召景区、喜桂图新区和老区三个重要支点,重塑旅游IP,构筑多种文旅业态相互支撑发展的地区旅游新高地,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推动华为工业互联网云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大脑”;推进“三争双招双引”,签约推进包头师范学院喜桂图新校区、包头市城市供应链运营中心、“政务服务+区块链”等项目……

一项项扎实的举措,描绘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画卷,为地区“有颜值”“有气质”注入了更多新动能,无不催人奋进、让人振奋。

“让石拐的山更青、河更净、水更碧、天空更高远、空气更清新、雄鹰更高翔……”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点上,石拐全区上下必将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生态”跨步“生态+”

“我们要在两山理论实践上求突破,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一二三产业转型发展各方面,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石拐区决策层是这样强调,也是这样实践的。

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一项项“生态+”举措在石拐区大地上“开花结果”,地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绿色”动力越来越强劲。

在吉忽伦图苏木三岔口嘎查,连片的马铃薯郁郁葱葱铺满田地,丰收在望。“过去我的六亩地只种玉米,收入不过三千多元,托管土地种植以来,产量至少翻两番。不仅产量提高了,劳动力还解放出来,在外面打工,还有另一份收入。”看着长势喜人的马铃薯,村民杨海林喜不胜收。

近年来,三岔口嘎查强化“生态+”理念,通过土地托管模式,大力发展“五彩土豆”等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像三岔口嘎查一样,石拐区依托“生态+农牧业”理念,开展土地流转托管种植特色绿色农作物6000余亩,形成了“吉忽伦图”“五当粮品”“缸房地”等一批安全优质农牧业品牌;推进欧盟标准生猪养殖项目及种猪家庭农场建设发展,初步走出一条“农牧民职业化、养殖智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肥资源化、建设标准化”的生猪养殖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助力乡村焕发生机。

“生态+农牧业”只是石拐区推进“生态+”举措的一个方面。

“生态+工业”的深入推进,同样有效地推动着地区工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发展。运用新技术、新模式,石拐区全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着力创建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目前,70万吨高品质特种铁合金基地、亚新隆顺三期H型稀土钢转型升级、云海科技新型冶炼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引导企业利用创新工业装备、生产技术、节能环保等举措,推进特种钢、合金等产业链延伸工作稳步开展,园区亩均产出、亩均税收不断提高,企业有效实现“老树发新芽”。1-7月,工业园区16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7.5%;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4.7%,工业高质量发展势头稳健。

“生态+”农牧业、工业等产业变化,或许在不经意间发生,“生态+旅游”却让人有最直观的感受因为,它擦亮了地区全域旅游底色。

春季,山樱桃、黄刺梅灌木林竞相散枝吐芽、含苞开放;夏季,天然杜松林、油松林郁郁葱葱;秋季,天然白桦林层林尽染,抗旱耐寒花卉试验田五彩缤纷;冬季,群山银装素裹,踏访雪原秘境、体验“冰雪王国”燃情之旅……

“说不出到底有什么不同,就是感觉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花舞人间等景区很美,想停下脚步,细细欣赏。”很多游客在游览石拐区景区景点时由衷地发出感叹。

以“生态+”为引领,石拐区全域旅游精品景区“遍地开花”。五当召景区创“5A”推进,花舞人间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戎王羊绒文化产业园列入国家2A级景区;以“品味西北民俗风情,重现老包头文化”为建设主题的包头古城景区,成为“最受欢迎景区”,游客参观量“独占鳌头”;7D效果玻璃吊桥、红色记忆馆、民俗美食街……成为包头新晋网红打卡点。同时,持续举办消夏文化节、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全国自行车邀请赛、全国风筝邀请赛、健步行、丰收节等文体旅游活动,有效促进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