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牧民的生态经济账

小平家的海福特牛犊膘肥体壮。
小平在自家草场的裸露处补种了柳条。
马云平的承包地里绿树葱茏。
成片的绿树锁住黄龙。
美轮美奂的金莲川草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摄影报道

今夏,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淖尔苏木阿拉坦额莫勒嘎查牧民小平家的牧场迎来了新客——79头海福特牛犊。

“这可是我千挑万选才选中的贵客啊。这个品种的牛犊很适合这里的气候条件,并且上膘还快。引进的目的就是决心走少养精养的路,减轻草场生态压力,为孩子们留下绿水青山。”牧民小平笑着说。

眼下,牲畜出栏季即将到来,小平正打算处理家里养的50多头本地牛和300多只羊。

距小平家千里之外的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一组村民马云平承包的3700亩土地上,一眼望去,满目绿色,郁郁葱葱,林间种植的赤芍婀娜多姿,几排一人合抱的大树底下,三三两两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草,一幅静谧如画的生态美景。

然而20年前,马云平承包的这片沙地却是满目荒芜,3700多亩沙地荒山内植物稀少,遇到大风,沙丘滚动,沙带流动,黄沙蔽日。

马云平指着背后成片的林子介绍说,每年起大苗和林间经济能为他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除了经济效益外,更让这位63岁老人高兴不已的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在他承包的林中还出现了泉眼,自然形成了小水泡子。马云平补充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锡林郭勒,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奋斗方向,也收获了累累硕果。据测算,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盖度较20年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草群结构也趋于优化、草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平均亩产干草量60公斤,较20年前提高了50%左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