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在示范田里检查大豆生长情况。记者吴杰摄
□记者姬卉春实习生刘晓彤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土右旗沟门镇威俊村玉米-大豆带状复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成熟的玉米和大豆整齐地呈带状排列着,秋风吹来,玉米摇曳起舞,胀鼓鼓的豆荚急得好像要蹦出来。
合作社
从几十亩到2500亩
作为包头最大的农业旗县,土右旗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120万亩左右。如何打破传统常规种植模式,提高粮油作物种植效益?
从2019年开始,土右旗农技推广中心与四川农业大学、包头农科院合作,在土右旗5个乡镇7个村1680亩土地上示范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包头市旺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光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就是在1万亩地里种植4000亩玉米和6000亩大豆,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但种植株数不变,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了大豆的产量,每亩比纯种玉米可以多收入700元左右。
同时,机械灭茬还田与免耕直播等方式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覆膜投入和环境污染。
赵光去年拿出几十亩土地尝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秋季一算账,一亩地能顶一亩半的收入。今年,他继续流转土地扩大到2500亩进行复合种植,其中200亩作为示范基地,继续开展试验示范。
全市
从500亩到2.39万亩
包头农科院技术人员张新杰向记者介绍,示范点的种植模式为标准的“2+3”模式,也就是2行玉米3行大豆,开展“鲜食玉米和菜用大豆间作示范”、“玉米‘一穴双株’和大豆间作示范”等5项试验示范。
“鲜食玉米和菜用大豆间作示范”就是选用适宜的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进行带状复合种植,通过两种高效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空间的优势,验证这种种植模式的可行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种植效益,总结出带状复种在鲜食作物上的收益。
“一穴双株”的优势则是扩大株距和行距,充分发挥边际优势,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产量。我市的灌溉方式有井灌和黄灌。黄河流经土右旗8个乡镇,全长106公里。黄灌区面积较大,种植需要覆膜。
张新杰说:“‘一穴双株’主要是针对地膜覆盖提出的,玉米点播机由于最小株距只能达到16厘米,所以只能在增加苗数上想办法,因此我们创新采用了‘一穴双株’种植模式,来保证玉米株数,实现产量不减的目标。”
据了解,我市从2018年开始引入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018年和2019年,分别示范种植500亩和1680亩。2020年,全市共示范推广2.39万亩,土右旗推广面积为1.13万亩。该项技术的核心是“选品种、扩间距、缩株距、保株数”,目标是玉米不减产、纯增大豆。
张新杰介绍,鲜食玉米的市场势头较好,土右旗当地的合作社订单收购,每穗0.9元,销往南方市场。
从试验到全国首创
结合包头气候、土壤、生产条件等特点,我市在农机具配套、种植模式等方面也实现了全国首创。
张新杰介绍,农科院与农哈哈集团合作,定制了套种播种机、收割机,民间还自制了打药机,从播种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
种植种类上增加了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种,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有6000亩,上周刚进行了收获测产,青贮后会测定混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终目标是通过在青贮玉米中加入豆科作物,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苜蓿饲喂量,增加养殖效益。
指着不远处一片绿色的海洋,张新杰说:“那是1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高产创建示范区’,这个高产示范田的目标是玉米亩产1600斤以上,大豆亩产300-400斤。经技术人员田间调查,玉米亩保苗5460株,预估亩产1611斤。大豆保苗8489株,预估亩产366斤,基本可以实现目标。”
数据是喜人的,春种秋收,老天帮忙不再是丰收的唯一条件,科技是丰收的底气,丰收也成为农民小康生活最亮的底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