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天气渐冷,经过了一年的辛勤耕耘,农民们终于可以享受片刻轻松时光。然而,兴安盟科右前旗索伦镇联丰嘎查村民吕井平这两天却依然忙碌着,他要赶在下雪前把自家院子里的2亩多苍术地整理好。“先要把落叶和杂草清出去,然后适当培土保护根芽,再浇点水,确保苍术苗冬季水分充足。”吕井平一边细心清理残枝落叶一边说。
这几年,联丰嘎查掀起了庭院种植中草药的热潮,嘎查60%的群众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苍术、赤芍、桔梗等中草药,把庭院里的“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吕井平就是种植户之一。
“我以前是收中药材的,赶上好年头能挣些钱,年头不好还要倒赔钱。后来我索性开始自己种药材,如今已有6个年头了,种植中草药比种粮食强太多,现在自己还学会了育苗。”吕井平说,“中草药本就是野生植物,不怕下冰雹,也不用施肥,种着省心。今年赤芍苗已经出售了,收入了3万块,等明年开春,10万株苍术苗至少能卖出7万多元。”
位于科右前旗北部的索伦镇联丰嘎查群山环抱,洮儿河、满族河、哈干河三条河流交汇于此。秀水青山生奇草,嘎查周边盛产中草药材,尤其是苍术备受青睐,村里人素来有上山采药的习惯。
“以前,村民们上山采药一天就能赚到300-500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联丰嘎查党支部书记巩立伟介绍说,随着保护绿水青山的号角吹响,保护野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下重任。山高路远又缺乏产业支持,一时间,靠山吃山的村民们收入减少了,联丰嘎查陷入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
近年来,索伦镇在绿水青山中“寻宝”,打造“好地种粮食、薄地种药材”的“中药养生福地生态索伦小城”,以苍术、防风、桔梗、赤芍、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成为索伦镇百姓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富矿”。
联丰嘎查紧抓镇里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禀赋和传统优势,积极争取发展中草药种植,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2017年,安徽省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入驻联丰嘎查,并建立了“政府+龙头企业+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当年,联丰嘎查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19栋日光暖棚园区建设完成,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备。
“为发展本土中草药产业,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我们嘎查两委与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将集体日光暖棚发包给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进行中药苍术育苗。”巩立伟介绍说,每栋暖棚每年承包价格5000元,仅此一项,嘎查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9.5万元。
与此同时,企业流转联丰嘎查农民土地1060亩,种植苍术1000万株,这不仅使农田耕地效益实现翻番,同时还吸纳了附近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如今,育苗基地每年雇佣农牧民4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人次,从事草药的种植和管理,形成了“药材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加速了当地中药材规模化发展的步伐,让群众脱贫有“业”可就,有“路”可循,让农户致富有“路”。
“一株小草药改变了联丰嘎查产业发展格局,助力百姓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良方’,为村集体增强了‘造血’能力,嘎查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38人全部摘下了贫困的‘帽子’。”巩立伟说,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联丰嘎查已基本形成了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导、农畜商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相信伴随着索伦镇中草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蒸蒸日上,越过越有劲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 高敏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