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不仅是完善人格、培育人才、创新创造、造福人民的基础手段,更是实现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内蒙古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从2010年的3.04%到2016年的5.14%,再到2018年的7.63%,2020年末预计将达到10%。这一组鲜活的数据反映出了内蒙古公民科学素质的逐年提升。为展现我区公民科学素质的变化,11月9~13日,内蒙古科协组织开展了“展现公民科学素质推动新时代文明建设”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
家门口就有社区科普馆
11月10日下午,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园社区科普吧里,社区居民曹金梅正在和老邻居们参观生命健康展区的展品。她一边好奇地动手组装人体器官,一边感叹着科技的神奇。她告诉记者,社区科普馆就在家门口,里面有许多科普器材,一有时间她就会领着孙子来看看,大人娃娃都能从里面能学到许多科普知识。
11月11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鄂尔多斯市安达社区科普馆,科技辅导员正在为北国之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导电》科学实践课,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着讲解,了解导电的奥秘……
11月12日上午,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郊社区科普馆里,功能强大的科普展品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该馆将“安全+健康”为主题的体验馆打造成社区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增强居民对安全科普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
据介绍,东胜区和乌拉特中旗社区科普场馆的建设只是全区社区科普场馆建设的缩影,通过社区科普馆、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建设,让科普走到群众的家门口。“社区是科普宣传的主阵地,推进科普示范社区建设,能够使科研成果最大化地惠及群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科协主席闫斌如是说。乌拉特中旗科协主席王维召也表示,构建社区科普阵地,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安全常识等,提升了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的科普工作主要围绕老人和青少年两大重点人群开展。青少年更喜欢社区科技馆,因为体验感比较强,在体验中学到科普知识;对于老年人,可能更注重一些健康养生,所以社区会根据不同的节令节点,开展日常科普普及。
休闲中享受科普乐趣
“每到节假日,孩子们去哪儿玩成为家长们头疼的大事,很多城市的孩子根本不认识农作物,出于这样的初衷,我想到了申请科普教育基地,面向青少年开展各类有趣的公益科普活动,让大家在娱乐休闲中享受科普乐趣。”11月11日,内蒙古世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荣对记者说道。
在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的世轩农业示范园区内,有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水果、药材种植基地,集农业科普教育和休闲生态为一体。在初冬时节,基地里瓜果飘香,鲜花盛开。
王世荣告诉记者,园区作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向青少年普及科普知识义不容辞。园区内,以青少年体验和实践为主,将科普教育、科技体验与传统农业、传统文化相融互动,截至目前共接待鄂尔多斯市区小学生科技自然综合实践活动约13000人次。基地以激发青少年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感受传统文化、边玩边学理解科学原理、在玩的过程中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活动场所,使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冬季是大棚体验式采摘,夏季则是露天种植和收获,通过亲子互动,让孩子们学到农业科普知识。比如,组织青少年免费采摘雪菊,在采摘过程中,会有农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雪菊的科普知识。今后将通过认养模式重点科普农耕文化,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
据内蒙古科协宣联部部长杨生华介绍,近年来,全区科普教育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盟市、旗县在嘎查村、农牧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社区和学校已有传播平台和渠道基础上,升级建设科普e站4944个;评选命名科普教育基地116个、科技教育示范学校122个、科普示范社区264个,为公众参与科学技术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牧民吃上反季蔬菜水果
11月9日,阳光和煦,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嘉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朵兰温室”里绿意盎然,黄瓜、西红柿、草莓、火龙果等果蔬竞相生长,蜜蜂正在田间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基地负责人张洁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刚刚采摘的西红柿,她说:“冬季能吃上本地种植的反季蔬菜、水果,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依靠科学实现了,在我的基地里从育苗、选种到全膜覆盖、起垅、滴灌,以及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等都离不开科技。”
“过去,鄂托克旗的蔬菜供应全靠从银川等周边城市引进,一到冬季,蔬菜不仅价格昂贵,新鲜度也差。”全国科普带头人、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黄斌告诉记者,为解决本地“菜篮子”问题,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温室种植蔬菜,那时就算在温室里生上火炉,也只能种植韭菜这单一品种,在春节前上市供应。即使如此,由于当地风大沙多,温室经常会被破坏。再加上不掌握温室蔬菜的种植技术,牧民冬季想吃上新鲜的本地蔬菜,基本就是一个梦想。直到2008年,鄂尔多斯市开始大力发展蔬菜等设施农业,作为农技推广员的黄斌开始了温室蔬菜种植的研究和推广。2013年,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黄斌设计实施的“朵兰温室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技术,走在了温室设计建设技术的前沿。这项技术也让冬春风多沙大的鄂托克旗建起了现代化温室。如今,在鄂托克旗共建有“朵兰温室”300多个。黄斌告诉记者:“在别人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其中的辛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庆幸的是,在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种植、养殖已不是看天吃饭传统模式,科技的普及、观念的转变,已经助力农牧业走上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采访中,几位牧民前来买菜,牧民其其格高兴地说,以前要想吃蔬菜,需要到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买,买多了又不好保存,也不新鲜。所以,多少年来,牧民的饮食一直以牛羊肉为主。如今,牧区建起温室大棚,彻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不仅能在家门口吃上反季新鲜蔬菜,更能体验到果蔬采摘乐趣。
张洁说,她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去年仅草莓、火龙果的收入就非常可观,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大众蔬菜的销售也非常火爆,每个棚收入达到了3万元。她的新目标是科学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每年都会自费出去学习3~5次,她要把科技知识在实践中传播,让更丰富的绿色有机蔬菜端上牧民们的餐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