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神东煤炭集团生态建设纪实

35年前,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通往大柳塔镇之路,一辆212越野车,60公里整整走了一天。其时,曾任神东煤炭集团党委副书记的戴绍诚就在这辆车上。他回忆说,车子开着开着就没了路,只能在河床的沙子上走,一个不小心就陷进沙坑里,只得下车锹挖人推,然后艰难前行……

今年的一个秋日,记者一行乘坐一辆中巴再走这条路,同样的60公里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绿色的丘陵起起伏伏。倘是一名外地游客,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芜。

一场艰苦的博弈

时间还得追溯到1985年,沉寂了几亿年的地下煤田,被西部大开发的一声号角唤醒了。

这块煤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干旱少雨,有70%以上属于风蚀区,植被覆盖率仅为3%。更为严重的是,当时沙化面积仍以每年0.5%的速度扩张。雨季降水形成的径流,还会聚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流,加剧着水土流失。

神东煤炭集团建矿伊始,就下定了誓为煤海添绿颜的决心。

关于这一点,1987年就来到神东矿区的李世明印象深刻。他回忆说,对于矿区的沙漠治理与生态建设,神东煤炭集团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有一次,神东煤炭集团把所有的干部集中起来拉上山头,让大家俯瞰整个矿区的满目疮痍。就那么一看,大伙倒吸一口凉气,觉得这环境如果不加治理,矿区和周围的百姓就没个奔头……

一场人进沙退的博弈,从上个世纪80年代拉开帷幕。

对于如何有效治理风蚀区,谁都没有更好的经验,只知道多种树就可以避免沙化。几经摸索才知道,治理沙梁地,首先得“固沙”,其次才能种树,不然种多少死多少。

一片绿海的诞生

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也是漫长的。

针对矿区外围大面积的流动沙地,神东煤炭集团创新治理方式。第一步,设置人工沙蒿、沙柳带状和网格沙障,以此来固定沙丘。同时,大量种植草灌结合的植被,构建起超宽幅立体化的外围防护圈,从根本上遏制了沙化不断扩散的趋势。第二步,针对矿区周边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研制出针阔与乔灌综合混交的造林技术,建成生态长廊20平方公里,构建起了保护矿区的周边常绿圈。第三步,运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集成水保绿化、园林景观、生态城镇建设技术,建成森林化厂区、园林化小区12平方公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心美化圈。

这就是由神东煤炭集团研发创新的“三圈”防治模式。通过这种防治手段,矿区的绿化从一棵树起步,绿化率一路攀升。昔日漫无边际的沙化土地,今日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一座小镇的诗意

静静流淌的乌兰木伦河将矿区一分为二,河的这边是乌兰木伦镇,河的另一边是大柳塔镇。隔河相望,两岸楼房林立,绿树掩映。住宅区环境幽美,绿意盎然。不远处的神东湖宽阔深邃,清澈似镜。

小李是矿区的技术员,几年前妻子随他在矿区安了家。晚饭后到神东湖散步,是他们每天的规定动作。登上凉亭,清风缭绕。极目远眺,满目苍翠。小李说,不用去远方,目之所及,这里全是诗意。

神东湖位于大柳塔采煤深陷区,曾是一片荒寒。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成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眼中的“诗与远方”。2017年,这里被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园”。

荣誉来之不易。岁月的长河里,神东煤炭集团累计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资金41.5亿元,使得矿区生态治理面积达到330平方公里,也使得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了64%。

曾任神东环保管理处处长的李世明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矿区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刚来的时候,我们是在黄沙里找绿地;现在,我们是在绿地里找黄沙。”(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