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孤儿入内蒙古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多地的人们陷入粮食极度短缺的饥荒当中,尤其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万般无奈之下,许多父母不得已将孩子遗弃在上海的一座孤儿院当中,希望他们能在那里生存下去。但是,特殊时期,即便是孤儿院也承受着巨大的抚养压力,没有粮食,孩子们就无法生存,危急关头,在总理周恩来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三千孤儿”远上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
这些来到内蒙古的孩子,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领回家中,被称作“国家孩子”。从那时起,孤儿们有了家,有了新的母亲和蒙古族名字,开始了大草原的新生活!
养育孩子不容易,有些收养孩子的家庭本来就不宽裕,但他们没有因此而产生偏见之心,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那个时期,内蒙古当地的粮食供应也只是刚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一些夫妻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地吃饱穿暖,轮流出去打工挣钱,不管生活有多难,他们都会确保有人在家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决不允许让年幼的孩子有半点闪失!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当年的儿童都已长大成人,他们有些选择外出拼搏,有些选择留守家乡,但无论是谁,都不曾忘记在祖国遥远的北方,有他们亲爱的“额吉”在翘首等待,有一片土地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
在善良的内蒙古百姓心中,他们是“国家的孩子”!
在三千孤儿心中,她们是永远的额吉!
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人间大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体现,是一段经久不衰的历史佳话!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阿拉坦仓所说:“在我们这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吴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