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贺龙三进凉城

贺龙女儿贺捷生题写的馆名。

馆内展出的贺龙生平。 贺龙当年用过的床。 井沟子教堂还留有当年的标语。
游客不断。

提起集宁战役,知道的人无不惊叹。在集宁战役中,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87400余人。集宁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区域内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战役之一。

如此规模的战斗,我军后勤保障点设在哪里?原来,保障点就设在距离集宁大约95公里外的革命老区凉城县,而负责保障的正是时任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在这里留下了贺龙元帅三进凉城的传奇故事。

1987年,为了纪念贺龙元帅,凉城县政府以贺龙元帅曾经在鸿茅镇井沟子村居住过的天主教堂为基础,修建了贺龙革命活动纪念旧址,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为贺龙革命活动旧址题写了馆名。

4月13日,我们来到贺龙革命活动旧址参观采访。该纪念馆馆长王红霞介绍说:“贺龙活动革命旧址主体建筑是十九世纪末期比利时传教士修建的一座天主教堂,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45年10月到1946年1月期间,贺龙曾率部队3次进驻凉城,当时的政治部就设在这里,贺龙、甘泗淇等领导在这里整训部队,指挥战斗。”

走入院内,苍松翠柏,百年丁香,幽香醉人。贺龙元帅铜铸雕像矗立当中,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进入展厅内,贺龙元帅的肖像赫然映入眼帘,在右手边的房间内,贺龙元帅用过的书桌和床,静放一隅,仿佛默默地讲述着贺龙元帅当年金戈铁马的革命故事。

在展厅内,几个大小不一普通的粗瓷笨碗,引起人们的注意。凉城县档案馆馆长苏西恒告诉我们:“凉城县北倚蛮汉山、南靠马头山,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前,井沟子村老人特别多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他们说起这几只碗的故事。那是1945年12月,贺龙元帅第3次来到凉城整训部队。1946年春节,贺龙元帅在村里宴请大伙儿,还请来了部队剧团为乡亲们表演了文艺节目和戏剧《将相和》,这几只碗就是当时宴请村民时用过的。”

随着苏馆长的讲述,时间回到了1945年。1945年8月15日,国民党为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向解放区发起进攻,傅作义部队在9月上旬先后抢占了归绥、集宁、丰镇、凉城等地,之后其先头部队沿平绥铁路越过大同,经阳高进到柴沟堡,欲占领张家口。在当时形势下,9月1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部署晋察冀、晋绥两军区的部队,坚决打击傅作义、马占山部的进攻,决定由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和晋绥军区贺龙司令员共同组织指挥绥包战役,反击傅作义部的进犯,国共两党在绥远地区展开了争斗。

在此期间,便有了贺龙元帅3次进驻凉城的故事,在那段烽火岁月中,贺龙元帅在凉城作战、整训部队,并且与当地百姓一起过年,在紧张的解放战争期间,度过了一段特别的岁月。

一进凉城——百姓的支持是最大的保障

时间回到1945年8月26日,傅作义以一个师的先头部队配合乔汉魁1000多骑兵攻打凉城县田家镇(现永兴镇)。彼时,城内仅有我守军300余人,双方战斗自早7时打响,战至中午12时。27日,在晋绥军司令员吕正操领导下,贺龙所属晋绥独立2旅旅长许光达及孙志远指挥增援部队从城南、北两面进击,与守城部队里应外合,彻底击溃了攻城的敌人,收复了田家镇。不久,晋绥军32团、27团在八苏木王墓山一带歼灭由丰镇沿天成进入岱海滩南北的国民党暂编第17师1团1000多步兵和鄂友山的骑兵旅,缴获山炮4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30余挺、战马200多匹,贺龙部队进驻凉城,受到凉城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援和热情欢迎。

1945年9月初的一天早晨,驻扎在丰镇县的国民党部队,通过密探得悉新堂镇内仅有共产党的近百名游击队员,既无援兵,又缺弹药。于是,他们便抽调国民党暂编17师一个主力团,在土匪鄂友三骑兵的配合下,从丰镇出动,兵分两路,一路是岱海南的步兵,一路是岱海北的骑兵,气势汹汹地向新堂镇反扑过来。当天下午,敌人向新堂镇内游击队发起进攻,边打边用云梯上城墙,企图一网打尽这里的游击队员。战斗刚刚打响,晋绥独立2旅接到攻城消息,在吕正操、许光达、孙志远的率领下,晋绥独立2旅由卓资山出发,过明星沟直奔凉城旧堂、井沟子一线隐蔽。待战斗进行激烈的时候,晋绥独立2旅主力便从旧堂、鞍子山、井沟子迁回包抄,将敌人全部包围。在人民解放军和地、县游击队内外夹攻下,这次战斗仅用了4个小时,全歼敌团长以下官兵2500余人,全部武装均被我军缴获。

二进凉城——为绥包战役做充分准备

1945年10月17日黄昏,晋绥部队主力在贺龙的率领下,北越长城向绥东地区进军。当日夜,358旅经宁鲁口向凉城县八苏木及天成村、独1旅经杀虎口向田家镇、独2旅经商都向陶林、独3旅向新堂方向攻击挺进。

19日,独1旅以714团进攻田家镇,2团配置在田家镇以西韩家棚子一带打敌增援。当时驻守田家镇的是国民党东北挺进军新编骑兵第5师邬士二的1个团400多人和其收编的田家镇伪警察、新窑子据点伪军、多纳苏阳坡窑等据点伪军共300多人。邬士二的团驻守城东门口小围子炮楼,伪军把守着镇内原伪政府所在地魁星楼,这两处炮楼较高能够控制全镇。当晋绥部队越过长城进军凉城之时,丰凉游击队奉命配合主力部队攻打田家镇。当晚7点多,丰凉游击队与独1旅先头队伍在圪针沟汇合,丰凉游击队负责人郭伍向714团李团长详细介绍了田家镇敌军情况。当部队到达黄家村时,郭伍派队员帮助部队找了一位向导,还向村民借了攻城用的梯子。同时,郭伍带领游击队员在通往田家镇的两条大路上设置了犁、耙等障碍物,阻止敌人逃跑。晚上11点多,攻城队伍来到田家镇城外,秘密占领了有利地形,架好攻城的梯子,12点总攻开始。攻城战士爬上城墙刚一露头,就被敌人流动岗哨发现,双方枪声大作,战斗很激烈。714团1营从南、3营从东突人城内与敌人展开巷战。1营打通房屋接近敌人,并在山炮支援下突人围寨将敌歼灭,邬士二乘乱带残兵逃走,我军占领了田家镇。这次战斗毙敌200多人、俘虏20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各种枪支120多支。同日,358旅第8团向八苏木、715团向天成村一线攻击,两地守敌闻风逃窜,我军占领八苏木、天成村。20日上午,358旅协同独3旅攻占新堂,贺龙、李井泉率部进驻新堂。在这里他们部署了攻打卓资山的方案。

10月24日,贺龙、李井泉率晋绥军358旅、独1旅、3旅在凉城六苏木击败国民党骑兵第5师。25日,贺龙率部又向卓资山发起进攻,歼灭了卓资山守敌胡宗南所属何文鼎六十七新编26师第6、8两个团。毙敌副团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缴枪867支、大炮20余门,解放了卓资山。与此同时,东线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野战军已解放了丰镇、集宁等地。26日,两军会师于卓资山,消灭敌人两个团及杂牌军的大部分。27日,两军协同向西推进,控制了平绥铁路两侧的据点。10月底,包围了归绥、包头两个城市,投入绥包战役。

三进凉城——烽火岁月上演军民鱼水情

1945年12月中旬,绥包战役失利。贺龙的部队重新返回凉城,总指挥部就设在凉城县六苏木土台子村,贺龙担任总指挥。随后,晋绥军3旅在杨家瑞率领下打进凉城,县党政机关也随军进城。贺龙司令员、政治部甘泗淇主任移住凉城县井沟村教堂内。当时,贺龙住在教堂北侧的正房内,这排房子共有5间,房上装有无线电设备,一边住着3名秘书人员,另一边住着10名警卫员。

为保证绥东解放区,贺龙部队在这里进行整训,在此期间,结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军民鱼水情,在紧张的解放战争期间,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1946年1月,贺龙部队离开凉城,收复集宁。后经丰镇,去开辟新的解放区。

如今,在凉城县井沟子教堂还留有当年贺龙部队集会的标语,“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等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苏西恒说:“攻打集宁时,担架队、运输粮食的民工都是从凉城过去的,而且,军粮、军骡马、草料等物资也是从凉城征集的。”

说起当地游击队革命事迹时,苏西恒告诉我们:“蛮汉山当时很多游击队都是土生土长的凉城人,在凉城他们参加了最初的抗日游击,亲眼目睹过战友的牺牲,在凉城县红二代、红三代特别的多。其实,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还发生过一场震惊世界、骇人听闻的惨案——田家镇惨案,这场惨案,更激起凉城人民的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大家宁死不投降,这也是为何凉城县革命烈士多的原因。”

如今,贺龙革命活动旧址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内蒙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左右。

史实链接

民国元年,民国政府将宁远厅(现凉城县田家镇)改为宁远县,为三等县,并在凉城田家镇成立县党部。1926年时,凉城县共有20万人口,然而,由于军阀混战、天灾不断、瘟疫横行,5年间凉城人口减少5万余。至此之后,凉城开始了长达22年的动荡,直到1948年9月25日由贺龙领导的晋绥军区第一纵队攻占新堂,凉城全境解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归绥(今呼和浩特)后,于1937年9月19日向当时凉城县政府所在地田家镇发动疯狂进攻,国民党守军战至9月22日夜半,外围阵地多处被攻破,守城队弃城撤退。国民党守军在田家镇抗击日军进攻期间,为防止奸细混进城,下令严禁城内居民出入。城将被攻破时,他们只顾逃命,没有告知城中百姓撤走。结果次日日军占领田家镇时,城中百姓全部被日军包围在城中。

23日拂晓,日军从东门开进几十辆大卡车,车上满载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他们把进军受挫的怒火迁怒于手无寸铁的县城居民。日军把车停在街内,强迫各家买卖字号开门欢迎,并开始沿家逐户抢财掠物。几名日军从德和永点心铺内搜出一件军衣、一顶钢盔,便不容分说把店主绑到街上示众。这时,从街外开进一队日军执法队,又把点心铺店主全家老少绑来,挨个斩杀。居民见状纷纷逃避。日军随即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从上午8时半到11时半,仅3个小时,日军就杀死无辜群众299人。酿成了震惊世界、骇人听闻的“田家镇惨案”。据《中国共产党凉城县历史》记载,在凉城县革命历史上,有5600余位先烈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当中留有姓名的仅有600余位,更多的是无名英雄。

苏珍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抗日英雄,他自称“蛮汉山的儿子”,是凉城县东十号乡天德美村人。苏珍家境贫困,从小随父务农。抗日战争爆发后,苏珍在家积极发动群众做抗日支前工作。1940年参加革命,在区里先后任工作员、助理员。1941年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中,苏珍带领少数人在蛮汉山坚持斗争。这年冬天,苏珍带领120多名游击队员在黄花兔东与千余名日伪军相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游击队员英勇杀敌,战斗从中午打到夜间,重创了敌人。

苏珍于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凉城县一区副区长,1943年4月任区长,后兼游击队长。在此期间,他指挥游击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使敌人闻风丧胆,日军和日伪听说苏珍进城了,便紧闭城门,严密搜查,敌人两次散布谣言说苏珍死了,还曾出500大洋悬赏他的人头。因他只身深入伪保长家取枪,而被传为会“飞檐走壁”。苏珍参加和指挥了数十次战斗,在蛮汉山区、岱海滩川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1944年秋,由日本军官指挥的270多名伪军对蛮汉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在五合明西北山头,苏珍带领13名游击队员阻击敌人,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年5点多。他指挥游击队员采取集中火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利用有利地形打败了进攻之敌,从新堂来的增援敌军见状纷纷逃回城里。1948年苏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北京军区授予他三级解放勋章;1986年9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逝世,终年68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通讯员 郭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