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同心奔小康,这是我们对村民的承诺!”

合同营村位于托克托县东部,与和林格尔县交界。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仅有1049人,且大多为老弱村民,耕作近5.5万亩农田。2014年合同营村被识别为自治区贫困村,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却高达30多万元。

一个地广人稀的偏远贫困村为何蜕变如此之快?这要从2018年说起。

那年,40岁的张亚峰被派到合同营村任第一书记,30岁的高楠是驻村工作队员。当时,村里的集体养殖项目虽已初具规模,但因缺乏经营、销售经验,全村的生产发展受到限制,村民生活极为困难。

“要让每个人吃饱饭、有钱花、住得更宽敞更安全,这是我们对村民的承诺!”5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巴长文说,3年前,当他和张亚峰、高楠3双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开始了践诺行动。

2018年,针对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匮乏的实际,合同营村申报了农机具服务项目,购置了拖拉机4台、装载机2台、撒粪机1台、玉米收割机2台。一年下来,仅在本村和周边耕作就净赚了几万元。

当时大伙儿都想过一个肥年,但3个人提议,把这第一桶金作为“下蛋的母鸡”,继续壮大集体经济。

他们争取到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中山支行的支持,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项目。不到半年,村里又建设牛舍1020平方米,争取帮扶小牛38头,使用县里专项资金购买肉牛32头,形成了以肉羊养殖、肉牛养殖、农机具服务租赁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态势,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

2019年,合同营村又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打破“生产易、销售难”症结。

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合同营村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依托,继续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种植藜麦、土豆、玉米等作物。2020年,村集体为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每户购买肉鸡30只,发展庭院经济。目前,该村村民年均纯收入已超过3万元。

“现在吃得好了,房子又翻新了,家里一年能存4万多元。”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王三元颇为自豪。

经济发展了,合同营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村委会按照“最强党支部”要求打造了党建阵地,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治理。不见了昔日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换来的是整洁的村容、文明的乡风。村里还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文明居民”“和谐家庭”“好婆媳”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广大村民友爱互助。

合同营村还收获了“先进党支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他们还要在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中,描绘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刘永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