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内蒙古阿拉善:发挥“线上+线下”作用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常态

“63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举旗北迁,在茫茫戈壁重建家园,谱写了“三易旗府”的动人故事,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日,阿拉善博物馆精心准备线上“历史的记忆额济纳举旗搬迁历史回顾”云讲解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述了阿拉善儿女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同时,阿拉善盟通过采取线下邀请党史专家学者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把党史教育延伸到一线。线上则通过网络播出党史知识、讲堂,方便网友同步学习,营造“线上+线下”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深下去。

用活红色资源“现场学”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阿拉善盟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就近就便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清明节组织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截至目前,全盟120多个党组织7400余人赴木仁高勒烈士陵园、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开展革命传统现场教学活动,60多个党组织3500余人在网上开展祭扫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英烈事迹、传唱红歌等多种形式,引导各族群众、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在深入挖掘阿拉善红色革命故事的同时,阿拉善盟突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讲好阿拉善千里边防线上的戍边故事和英雄模范故事。邀请盟内外党史国史专家学者,成立红色文化文史资料编辑工作专班,结合阿拉善红色文化故事脉络主题,编撰出版《红色阿拉善》(学术专著)。以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党的十四大代表南斯勒玛、党的十五、十六大代表永青加布和党的十九大代表乌云苏依拉等三位全国党代表为原型,创作推出红色民族歌舞情景剧《胡杨红》,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传承永续。

用好新媒体平台“云上学”

阿拉善盟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移动“资源库”。以百年党史为主线,紧密结合阿拉善红色文化,在线上开设专栏。“红色故事汇--党史上的今天”“主播读党史”等云端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80余次。其中“主播读党史”由电台主播讲红色故事并制作成专题音频,凸显篇幅“短”、传播“快”、形式“活”的特点,并借助融媒体“网、微、端”新媒体传播矩阵,为阿拉善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注入新动力。同时发挥“钉钉网课”“学习强国”“驼乡e站”等线上学习平台资源优势,开设“移动党课”“线上云课堂”,通过开办“党史知多少”“温史知新”专栏,开辟“融创听党史故事”专区,以主播诵读+图文推送党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教育吸引力。阿左旗图书馆开展线上党史书籍阅读推广活动3次,线上推广党史书籍100本,通过馆内数字阅读机上线图书党史学习教育210本,党刊15期,为全盟人民送上了大量的党史学习资源。各单位也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更新红色历史事迹,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党史知识”线上测试,增强党员学习意识,激发党组织活力,在党员中掀起党史学习热潮,进一步加深党员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打造指尖上的“微党建”。

用足本地特色“线下学”

阿拉善盟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启“晨读夜学”模式,围绕《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读内容,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重温红色经典书籍成为党员再一次接受真理洗礼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邀请退役军人、退休老党员与互联单位、社区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群众、青少年儿童现场讲述革命故事;同时利用户外宣传扩大知晓率,制作大型擎天柱宣传牌65面,悬挂主街道灯杆道旗1315面,在60处户外LED宣传栏持续播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标语;阿左旗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红色经典电影配音秀”比赛,用新颖的方式吸引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热爱家乡;宣传部门录制音频作品,以简单易懂、通俗贴切的语言,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向基层群众讲述党史故事、播放红色经典歌曲,生动鲜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紧抓学习教育的同时,阿拉善盟各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深化对党史内容的学习掌握,引导广大党员在互动体验中感悟红色经验,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历史、身边可学可信的先进人物,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聚人心。

为了扩大党史学习对党员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可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让学习呈现出多元化的“微课堂”,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在田间地头,引导党员干部透过乡村振兴看中国农村发展,让党员同志在田埂上别样学习党史,忆党史看今朝,在学习中打开工作新思路,在实干中解决新问题。让更多人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实干担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