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21—2022学年全国计划选派21036名教师赴“三区”支教。这意味着,从2013开始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得以延续,而且政策上不减力度,数量上不打折扣,这可以说给了“三区”民众一个大大的定心丸。
所谓“三区”,是指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这是我们国家最需要帮扶的欠发达地区。按照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该计划执行到2020年。随着原定计划的到期,又加上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结束,该项计划能否接续,便打上了一个问号。从效果上来看,该项目将优质学校的教师选派到农村县乡学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效缓解了“三区”师资紧缺、优秀教师不足的矛盾,有力推动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可以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西部的一些边境、民族地区,如果撤走支教老师这样一支生力军,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区域间的教育不均衡就会更加明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关键在教育。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专节提出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强调“继续实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而《关于做好2021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就是对《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神的贯彻和落实。
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发挥两支队伍的作用。一是有些本来就工作和生活在乡村的教师,二是去支教的教师。2018年以来,我们国家累计为中西部贫困地区选派近9万名支教教师。这9万名教师,毫无疑问是当前各式各路支教教师中规模最大、最稳定、最优质的一支队伍。其来源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还有包括中小学和高校的“银龄计划”,此外还有一些专项定向的支教计划,比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凉山州和怒江州等开展的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支教行动等。
以上所有的国家支教行为,是教育优先战略的具体表现,是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成为可能的关键举措。当前,地区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突出。在笔者支教的滇西某州,全州七千多教师,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屈指可数。这当然不是说毕业于非“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就不是好老师,实际上当前许多骨干教师都是老中师毕业。但是,这种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也必须得到正视。许多有情怀的高水平支教老师已经成为一些农村学校的希望,尽管每个支教教师执教的时间有限,但只要持续接力,就会形成绵延不绝的效果。
鉴于此,国家今年开始实施“优师计划”,联合北师大、华东师大等一流师范院校,以“省来县去”的模式,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教师。这样,通过特岗计划以及上述各种国家主导的支教计划,继续输送一批,并在输送一批的基础上再提升一批。由此,根据轻重缓急,通过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实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作者:罗容海,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