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又在社会的关怀和好心人的资助下完成了初中学业。现在,我回乡创业,不仅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还能帮助更多人。”陈建钧说。
1986年出生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温都尔村的陈建钧,是扎赉特旗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第三届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几年前,陈建钧发起成立了满洲里市蒲公英志愿者联合会,目前,联合会已经发展成为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社会公益组织之一。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陈建钧带头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地域局限,跨越语言文字障碍,交流顺畅,公益才能做得更好。”陈建钧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先后带领志愿者团队参加过汶川灾后重建、上海世博会、四川雅安抗震救灾等志愿服务工作20余次,足迹遍布全国40多座城市,行程30多万公里,志愿服务超过3万小时。
除了热心公益,陈建钧还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几年前,他看到国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便萌生了利用农村闲置林地果园散养生态鸡的想法。2016年,他联合当地6户村民,流转300亩杏树林地,成立了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
“虽然是在熟悉的家乡创业,但合作社成立之初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陈建钧说,“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和社员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的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年可出栏2万只乌鸡,还带动46户村民增收。”
几年来,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防疫,现拥有“一种生态散养鸡舍”“中药养鸡”等5项国家级专利,减少了饲料投入成本,提高了效益。2019年,通过京蒙扶贫协作平台,合作社成了北京市丰台区餐饮住宿行业协会荣誉会员单位,还签订了蛋禽订单。2021年,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一名返乡创业者,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只让我在沟通交流上受益,还让我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拓展了事业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我将更加努力地带领身边的青年朋友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陈建钧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