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胡人舞蹈纹青铜壶。人民网赵梦月摄
西汉“单于和亲”瓦当(中)。人民网 苗阳摄
东汉幕府图 。人民网 赵梦月摄
北朝熊足铜案 。人民网 赵梦月摄
东汉镶宝石金冠饰。人民网 赵梦月摄
辽代摩羯纹金花银盘。人民网 赵梦月摄
游客在内蒙古博物院游览。人民网 赵梦月摄
辽代“寿长福德”文铜镜 。人民网 赵梦月摄
金朝双鱼纹铜镜。人民网 赵梦月摄
元代荷花纹高足杯。人民网 赵梦月摄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多民族进行交流交往、交融互鉴的大舞台,从古代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上来看,人们在中秋节祭月赏月、期盼团圆,更是将安定团结、繁荣发展的愿景融入“团圆”的文化内涵中。中秋节将至,人民网走进内蒙古博物院,穿越时空寻找博物馆中的“圆”……
在内蒙古博物院“边关岁月”展厅中有这样一件青铜器物,它用自己精美的外形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交融的美好。该青铜器名为舞人与兽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系国家一级文物,作为迄今为止在内蒙古发现的唯一一件胡人舞蹈纹青铜壶,其出土年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和战国时期,它将代表着农耕文明的青铜器铸造技艺、雕刻技艺与胡人舞蹈意象共同呈现在壶身之上,既是先民们对文化审美追求的体现,又是北方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见证。
如果把考古看作是一场还原历史真相的推理,在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中,这件“单于和亲”瓦当一定是关键物证。麻池古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西南5.5公里处有召湾汉墓群,发掘的土圹木椁墓的椁外、椁顶和椁底填塞有废弃的砖瓦陶片,其中就包含有这件“单于和亲”文字瓦当。十字格线将瓦当正面分成四区,每区内一阳文篆字,分别为“单”“于”“和”“亲”四个字。瓦当原来可能用在接待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的驿馆建筑之上。驿馆废弃后,“单于和亲”等瓦当被用作了墓葬填充物,起到防潮的作用。如今,这件“单于和亲”瓦当虽已残损,但这段历史佳话却被人们传诵。
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着亚欧大陆,交汇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是中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无论是发现的古代遗迹,还是出土的文物,都体现着文化的多元性。东晋时期,随着佛经汉译,摩羯纹传入到中原。到唐代,它成为金银器、瓷器中较为常见的装饰图案。摩羯纹金花银盘就是在中外交流中产生的一件作品。盘口呈六瓣花式,宽平折沿,沿宽7.4厘米。盘中心饰有火焰宝珠和一对摩羯,盘沿饰有团花。盘上花纹、图案均鎏金,银地金花,纹样和工艺均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
在内蒙古博物院里,有目前全世界发现的17块元代牌符中仅有的一块刻有五种文字的令牌,名为天字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五体文夜巡牌,属国家一级文物。夜巡牌是专供元上都卫戍部队夜间使用佩戴的巡逻腰牌,上面书写其所行使的职权内容,以此证明身份。正面刻有汉文和乌金体藏文,背面刻有古畏兀儿体蒙文、八思巴文、波斯文,多文字并用体现了元朝多民族聚集的历史状况。
时间来到近代,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长期的狩猎、农耕及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桦树皮制成的船、篓、箱、盒、碗等制品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上面用压印、剪贴等多种手法装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心手相连是圆、百年好合是圆、互通有无是圆、多元一体是圆、美美与共是圆……千百年来,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内蒙古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更多人走进博物院,亲身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就是最大的团圆。中秋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还准备了《中秋古韵各族儿女话团圆》主题活动,将通过H5、微课、中秋节寄语等方式与观众互动,邀请广大观众朋友在闲暇时陪家人来博物院感受传统文化,在云端分享中秋印象,过一个团圆、惬意、博闻的中秋节。(赵梦月孟佳澍苗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