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双减’工作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家长的经济压力,但给广大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增加了很多工作。考虑到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教师的绩效工资会有变化吗?”9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一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的赵女士致电《北方新报》新闻热线。
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毕涛。毕涛介绍: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自治区印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09〕36号),文件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绩效工资总量随基本工资和所在旗县行政区域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相应调整。”“在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学校主管部门具体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合理统筹,逐步实现同一旗县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并对农村牧区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给予适当倾斜。”文件下发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目前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毕涛表示,“双减”工作中,我们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双减”各项政策,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
此外,人社部门将积极配合自治区教育厅修订《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评价指标,继续指导各地落实好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等相关政策,简化方式、扩大用人自主权,切实做好补充中小学教师人员,统筹调剂使用教师岗位等各项工作,通过有力举措,确保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