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绿色内蒙古涌动创新活力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车有多硬核?

集成储氢气瓶、匹配稀土镍氢动力电池,一次加注氢燃料便可轻松续航350公里以上,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

煤炭地下气化(ISC)技术有多颠覆?

无需人工开采,直接将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产出低成本工业燃气和化工合成原料气,经物理处理后即可供下游能源化工企业或居民生活使用。

高铝粉煤灰制备铝硅合金技术有多环保?

“将工业固废粉煤灰中所有的物料成分吃干榨净,做成高附加值的主副产品,达到零排放、净利用。”内蒙古蒙泰集团给出这样的答案。

这些高大上的新技术,“含绿”量、“含金”量双高,成为我区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众所周知,内蒙古资源丰富。如何“化蛹成蝶”,将资源禀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自治区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给予支持——

2019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区域创新发展融入国家创新战略总体布局,出台“科技兴蒙30条”,积极推进研发投入攻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发展;

系统谋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编制科创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技术路线图。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超前布局降碳、零碳、负碳攻关项目,引导区外优势创新资源向内蒙古聚集,产学研共同推动与“双碳”相关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减污降碳核心重大技术实现突破;

2020—2021年,在氢能、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环境等领域,立项33项重大专项,投入4.42亿元科技经费,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同时,严格控制新上能源资源型产业项目,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在减碳增绿的加减法中,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

随着一项项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新能源、新产业开花结果,正在悄然改变着内蒙古的生产生活。

在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内蒙古日盛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红红火火:黑乎乎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资源经过活化进入回转窑,再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变成了4A沸石、分子筛等高效低耗合成铝硅系列新材料产品。“我们的4A沸石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还远销国外。”公司技术负责人王志平介绍。

由新材料制成的蒙古包可在寒冬里保持16度的恒定温度;入夏,储藏屠宰后牛羊肉的太阳能冷库,日耗电量仅有8度、容量达10立方米;倒场时节,拉上一台能储电、有逆压转换功能的移动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牵引车,不仅能随时解决旅途中的用电需求,还可以搭载其他货物……这是呼和浩特市博洋可再生能源公司利用新能源为牧区勾勒出的智慧生活场景。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对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转移转化技术成果给予财政后补助支持,鼓励企业牵头建立产学研联合绿色技术研发攻关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活力……自治区科技工作紧锣密鼓,持续强化政策保障,为科技创新不断增添新动能。

在不久前召开的研发投入攻坚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孙俊青表示,自治区科技工作将积极把握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常态化的“揭榜挂帅”项目组织管理机制,为我区绿色低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为区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来我区转化对接最佳应用场景,为自治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创新发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内蒙古信心满满:这片碧绿、蔚蓝、纯净的风景线必将更加亮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